寿康宝鉴

毁教现果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8142

毁教现果(出魏书)

【原文】北魏司徒崔浩,博闻强记,才智过人,太武帝甚宠任之。而独不信佛,劝帝毁教灭僧。见妻郭氏诵经,怒而焚之。崔颐,崔模,其弟也,深信三宝,见佛像,虽粪壤中必拜。浩笑而斥之。后浩以国书事,触怒太武,囚之槛车,送于城南,拷掠极其惨酷。更使卫士数十人,溲溺其上,哀声嗷嗷,闻于道路。自古宰执戮辱,未有如浩者。崔氏之族,无少长,皆弃市。惟模与颐,以志向不合,独得免焉。

【译白】北魏时期的司徒崔浩,博闻强记,才智过人,深得太武帝宠信。可是崔浩唯独不信佛教,劝说太武帝废除佛教。看见他的妻子郭氏诵经,就愤怒的把经书焚烧了。他的弟弟崔颐、崔模深信佛教,见到佛像,纵然是在粪堆中也必定会礼拜。崔浩讥笑并斥责他们。后来崔浩因为撰写北魏国史《国书》,激怒了太武帝,被囚禁在囚车里拉到城南严刑拷打,极其残酷。轮换把守的卫士多达数十人,用粪尿泼他,受到莫大的侮辱,道路上充满了他的哀号声。自古以来官员受的酷刑及侮辱,没有像崔浩那样残酷的。崔氏家族中,不论老少,都被处以死刑。唯独崔模和崔颐,因为笃信佛教,与崔浩志向不同,得免灾难。

【原文】[按]太武灭法之后,有沙门昙始者,振锡诣阙。帝遣斩之,无伤。帝怒,抽佩刀自斩之,亦不伤。投之虎槛,虎皆怖伏。乃复以天师寇谦之,至其所,虎遂咆哮欲噬。帝始惊悟,延之殿上,再拜悔罪,许以复教(见北山录)。嗟乎。三教圣人,无非欲化人为善耳,岂愿各立门庭,絜(xié)长较短哉。秦始皇惑李斯之计,焚书坑儒,卒之身死沙邱,李斯赤族。汉之桓、灵,唐之昭,宣,惑于宦官嬖幸,尽诛天下名士,而助者杀身,主者亡国(俱见资治通鉴)。魏太武惑于崔浩,毁寺焚经,不四三年,崔浩赤族,魏太武父子皆不得死(出魏书)。周武帝惑于卫元嵩而灭法,不四五年,元嵩贬死,武帝忽遇恶疾,遍体糜烂,年三十六而崩,末路丑恶,所不忍言(出周书)。唐武宗信赵归真,李德裕,毁天下佛寺,不一年,归真被诛,德裕窜死,武宗三十二而夭,身无继嗣(出唐书)。五季之君,莫贤于周世宗,然不知佛法,遂至毁像铸钱,故不六年,而社稷殒灭(出通鉴)。究竟秦废儒后,未及三十年而儒教复兴。汉唐禁锢后,未及数年而士林渐盛。魏废教后,七年而即复。周废教后,六年而即复。唐废教后,不一年而即复。岂非仰口唾天,反污其面乎。李斯,崔浩最为灭儒灭释之首,故其受现报尤为惨酷。宋徽宗虽改天下寺院为道观,然未至灭法,故身虽被辱,而国祚复延。此皆前事之彰灼可考者。伏愿普天之下,皆仰体广行三教之意,儒者为儒,释者为释,道者为道,戮力同心,共襄治化,彼此无相诋毁。是则天下生灵之厚幸已。

【译白】[按]太武帝灭佛法以后,高僧昙始进谏太武帝,让他重兴佛教。太武帝命士兵斩杀昙始大师,却伤不到他。太武帝大怒,自己抽出佩刀向大师砍去,大师还是没有受到伤害。把大师关进老虎笼里面,老虎都畏惧顺服。又把国师寇谦和老虎关在一起,老虎随即咆哮着要吃他。太武帝大惊失色,悔悟灭佛之事。把大师请到殿上,一再叩拜,忏悔他灭佛的罪过,并答应大师,恢复佛教。唉!三教圣人无非是希望教化众生为善,怎么会有门庭之分,计较长短呢?秦始皇偏信李斯谗言,焚书坑儒,结果在沙邱遇刺身亡,李斯被诛灭全族。汉朝的桓帝、灵帝,唐朝的昭宗、宣宗,被宦官宠妾所迷惑,宠信他们,尽杀天下名士,最后辅臣也被杀,无人辅佐,身死国亡。魏太武帝被崔浩所迷惑,毁灭佛教,不到三四年,崔浩就被诛灭全族,魏太武父子也都没得好死。周武帝被卫元嵩迷惑而灭法,不到四五年,卫元嵩就被贬而死,武帝忽然得了恶病,全身糜烂,三十六岁就死了。临死时受极其严重的痛苦,不忍心用语言形容。唐武宗宠信赵归真、李德裕,毁坏全国的佛寺,不到一年,赵归真就被诛杀,李德裕被流放而死,武宗三十二岁就夭折了,还没有留下后代。五代的君主的贤能没有能超过周世宗的,但周世宗因为不信佛法,毁坏佛像,用来铸造钱币,所以不到六年国家就灭亡了。算起来秦始皇废除儒家后,不到三十年,儒教就复兴了。汉唐两代禁锢儒家后,没有几年,儒教就又兴旺起来了。北魏废除佛教后,七年就恢复了;周武帝废除佛教后,六年就恢复了;唐朝废除佛教后,不一年就恢复了。那些废除佛教的人,岂不是仰天吐痰,反而玷污了自己的脸吗?李斯、崔浩可以说是灭儒灭佛的首犯,所以他们现世受报也最酷烈。宋徽宗虽然改天下寺院为道观,但还没有灭法,所以他虽然身受污辱,但帝位还可以延续。这些都是历史上的真事,有据可查。伏愿普天下的人都能够认识到广行三教的真实意义!在儒教做真正的儒弟子,在佛教做真正的佛弟子,在道教做真正的道士,齐心协力,一起劝化、教导世人,彼此不互相诋毁,这是天下人民的大幸啊! 

【原文】问,僧徒不耕不蚕,安受供养,但能耗费衣食耳,何所利益乎。●答,世之不耕而食者多矣,岂独僧人。向使此辈不出家,能保其不衣食乎,能保衣食之必出于耕乎。况在俗之人,一身而外,尚有妻子僮仆,所费更倍于本人。岂若僧徒之一瓢一钵,到处家风乎。夫貂骚狐鼠,贵重之冠也。锦绣龙文,贵重之衣也。山珍海错,贵重之食也。其服用之人,谅皆不耕而食者也。试问此服用者,僧乎俗乎。在俗者,为爱妾之梳妆,不惜珠围翠绕。为梨园之服用,动需玉带金冠。或开赌博之场,而连宵彻夜。或结淫朋之党,而酌酒烹鲜。此种游手游食之辈,不胜车载斗量,奈何不此之务去,而独归咎于僧人乎。岂庸恶陋劣之徒,当任其锦衣玉食。而见性明心之士,反不许其疏水箪瓢乎。多见其党同伐异,方寸不平矣。

问,古之为民者四,今之为民者六。农之家一,而食粟之家六。工之家一,而用器之家六。安得不贫且盗乎。●答,食粟者少,则粟不售而伤农。用器者少,则器不售而伤工。是农之所利,正赖食粟者之多。工之所利,正赖用器者之多也。且试问食粟用器之人,徒手需索乎。抑出钱贸易乎。若徒手需索,则食粟用器者,诚患其多矣。若出钱贸易,亦患其多,则富商大贾,日售千金之货者,其父母妻子从门隙中窥见,皆当啼哭。此乃迂儒不知世务之谈,何足挂齿。

【译白】问:僧人不耕种不纺织,安然接受供养,只是在耗费衣食,对社会有什么益处呢?●答:世上不耕而食的人有很多,难道只有僧人吗?如果这些人不出家,就能保证他们不吃不穿了吗?就能保证他们的衣食是自己纺织、耕种得来的吗?何况在家人,除了自己,还有家眷、仆人,所耗费的要远远大于本人。怎么可以和一瓢一钵,以四海为家的僧人相比呢?哪些貂狐之皮做的帽子,锦绣龙纹做的衣服,山珍海味做的食物,享用这些的人,想必都是不耕而食的人。试问享用的这些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?在家人,为自己妻妾的梳妆,不惜以重金购置珍珠翡翠装饰。为戏子所买服装,不惜玉带金冠。有的开设赌场,彻夜游戏赌博。有的交结狐朋狗友,吃肉喝酒,无恶不作。这种游手好闲之人,数也数不清。为什么不把他们肃清,反而把罪责嫁祸到僧人头上呢?怎么能放任丑恶卑劣的人锦衣玉食。对于明心见性的人,反而不让他们过清苦的生活呢?足以见得这些人大多都是党同伐异,心地不平的人。

问:古代人以工作的不同可分为士、农、工、商四类。现在可分为士、农、工、商、僧、道六类。耕种的人有一类,而享用的有六类。做器物的只有一类,而用器物的有六类。怎么能不贫穷并且有偷盗呢?●答:吃粮食的人少,粮食卖不出去,农民就会受到损伤。使用器物的人少,做器物的人就会受到损伤。所以说农民能得到利益,全凭吃粮食的人多。做器物的人能得到利益,正是依赖使用器物的人多。试问吃粮用物的人,是白拿呢?还是出钱来买呢?如果是白拿,那么吃粮用物的人,确实有很大的祸患;如果是出钱来买也怕多,那么大富商人每天卖出数以千金的货物,他的父母妻子从门缝中看见,都应该痛哭流涕了。这些都是不知世务的迂儒之见,不足挂齿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0965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安士全书今译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潜消祸乱

下一篇:济急如济涸辙之鱼,救危如救密罗之雀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