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忍饿给囚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9110

忍饿给囚(同前)

【原文】明杨士惩,鄞(yín)之镜川里人,初为县吏,存心仁厚,守法公平。时县令严酷,曾挞一囚,流血满前,怒犹未息。杨跪而宽解之,且曰,如得其情,哀矜勿喜喜且不可,况于怒乎。由是宰为霁容。家甚贫,馈遗一无所取,遇囚乏食,多方济之。一日,有新囚数人,待哺甚急。家无第二日粮,因问囚从何来。曰来自杭,忍饥久矣。乃撤己之米,煮粥济之。后生子守陈,累官翰林学士。赠如其爵。  [按]自己之饿,尚在本日。诸囚之饿,已在前日。如此一较,与其自饱,无宁给囚。杨公设想,自应尔尔。

【译白】明朝的杨士惩是鄞县镜川人,当初作县吏时,存心仁厚,守法公平。但县令执法严酷,曾经鞭挞一个囚犯,直到流血满前,而怒火还未息止。杨士惩跪下替囚犯求情说,纵然是得到案件实情,只能悲哀怜悯,不能欢喜,欢喜尚且不可,何况是发怒呢。因此县宰就消除了怒气,宽容了囚犯。杨士惩家很贫穷,别人送的东西一概不取。遇上囚犯缺粮食,就会多方周济他们。有一天,新来了几名囚犯,饿了很久,急需饮食。而杨士惩家已经没有第二天的粮食了,杨士惩就问囚犯从何地而来,他们说来自杭州,已经忍饥很久了。杨公于是就拿出家中仅剩的米煮粥救济他们。后来杨士惩生下儿子守陈,做官做到了翰林学士,杨士惩也得到了相应的封号。   []自己的饥饿尚且在当天,诸位囚犯的饥饿,已在前天。这样一比较,与其自己吃饱,不如给囚犯。杨公的想法一定是这样的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1149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安士全书今译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存心疗治

下一篇:永无恶曜加临,常有吉神拥护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