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释生物养人之疑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9144

万善先资集卷三    辨惑篇

释生物养人之疑(凡六辨)

【原文】问,惟天地万物父母,惟人万物之灵。天生异类,本为养人,禁之宰杀,逆天甚矣。●答,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,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。赤子之中,强凌弱,贵欺贱,父母亦大不乐矣。倘因食其肉,遂谓天所以养我。则虎豹蚊虻,亦食人类血肉,将天之生人,又为蚊虻虎豹耶。

【译白】问,天地乃是生成养育万物的父母,而人则是万物之灵长。天生成这么多的飞禽走兽,原本就是供养我们人类的,佛家禁止宰杀,岂不是悖逆上天吗?●答,既然知道天地为万物的父母,怎么就不知道万物都是天地的儿女呢?在诸多儿女之中,若以大欺小,以强凌弱,以贵辱贱,做父母的肯定会很不高兴。倘若因为吃到肉,就说这是上天赋予我的,那么虎豹蚊虻不也吃人类的肉,喝人类的血吗?我们难道就可以说,天生成我们人类,就是为了供养那些虎豹蚊虻的吗?

【原文】问,然则天何不禁人之杀。●答,天固禁之,故累示杀报。其不能人人禁者,亦犹不能禁虎豹蚊虻耳。

,审如是,则鸟兽鱼鳖,皆可不生,今何充满于世。●答,此等皆自业所致,若归其故于天,天亦不公甚矣。倘云得天地之戾气,所以为物,试问何以独得戾气。

【译白】问,既然是这样,那么上天为什么不禁止人类杀生呢?●答,上天当然禁止人类杀生,所以才屡次向人类示以杀生的报应。其所以不能人人禁止,就像不能禁止虎豹蚊虻一样啊。

 ,如果确实是这样,那么鸟兽鱼鳖,大可不必生矣。可是为何如今举目皆是呢?●答,这都是自己的业报所致,如果将原因都归于上天,对上天是很不公平的。如果说生而为物是因为它们得到天地的罪戾之气,那么请问为何是它们独得罪戾之气呢? 

【原文】问,天下物类甚多,人人戒杀,则蕃息日盛,将来竟成禽兽世界,奈何。●答,蚯蚓虫蛇,人所不食者也,岂见充满于天下。况世间禽兽之多,正因杀禽兽者多耳,怨怨相报,互为畜生,则成禽兽世界。若人人戒杀,则物类业报渐销,必人天增盛矣。楚不捕蛙,而蛙反少。蜀不食蟹,而蟹自稀。非明验乎。且子杀犹未戒,遂虞物类之多。与耕田未下种,先忧天下之胀满者,何异。

【译白】问,天下生物那么多,倘若人人戒杀,那么其繁衍就会越来越多,乃至于将来整个世界都变成禽兽世界了。如果真是那样的话,该怎么办?●答,蚯蚓虫蛇,人是不吃的,何曾见其繁多?何况世间禽兽之多,恰恰是因为人类过多杀戮禽兽的结果。难道不是吗?怨怨相报,没有终了,六道轮回,乃至互生为禽兽,所以世界上就禽兽遍布,几乎成为禽兽世界了。如果人人戒杀生,则生而为物的果报就会越来越少,人道、天道就会越来越昌盛。楚地人不捕捉青蛙,而青蛙反而更少。蜀地人不吃螃蟹,而螃蟹自然稀见。这些难道不是明证吗?况且你连杀生都还没有戒除,就担心物类会繁多。这与那些尚未在田地里播种庄稼,却先担忧粮食丰收后没法储存的想法,有什么两样呢?

【原文】问,天既恶杀,当使血肉之味,尽变为恶臭难堪。则普天之下,自然戒杀,不亦善乎。●答,禽兽血肉,原系恶臭难堪。世人食之,见为美者,其故有二,一物类业报所致,二人类业报所致。物类之报,未当解脱,其身自然变成美味,引诱世人宰割。人类之报,未当解脱,其舌自然贪爱肥甘,多方借其重债。若彼此业习俱尽,自无饮血茹毛之事。譬如有人,前世为猫,念念捕鼠。前世为鹤,念念吞蛇。若转世为人后,不复思此二物。可见一种形骸,一种嗜好。嗜好不同,从形骸起。形骸不同,从业缘起。业缘不同,又从心起。天不能化其心之善,安能变其味之恶。

【译白】问,上天既然厌恶杀生,就应该让血肉的味道变得恶臭难闻。那样普天之下自然就会戒除杀生,不是更好吗?●答,禽兽的血肉,原本就是恶臭难闻的。世间人吃它们觉得味美,其原因有二,一是物类的业因果报所致,二是人类自身的业因果报所致。物类的业报未当得到解脱,自身自然就变成美味,引诱世人来宰割食用它们;人类的业报未当得到解脱,其口舌自然贪爱肥腻甘醇之物,甚至不惜累累欠下命债。如果彼此的业报和习气都消尽了,自然就没有茹毛饮血之事了。譬如有一个人,他前世是猫,他念念不忘的总是捕鼠之事。若前世是鹤,那他念念不忘的必定总是吞蛇之事。若转世为人后,就不会再想到这两种事情了。可见某一种形骸,总是对应着某一种嗜好。其嗜好不同,是源自于各自的形骸。其形骸不同,又是由各自的业缘所引起。而业缘不同,是因心所起。所以上天既不能感化所有物类让其心皆善,又怎能改变其味的恶臭呢?

【原文】问,杀生为业者,仰事俯育皆赖此,劝之改业,绝其生路矣。爱物不爱人,吾不取也。●答,杀生为业,犹漏脯救饥,虽暂得衣食,而千万劫受苦,未有了期也。正惟爱之,故劝改业。反谓绝其生路,则细人之见矣。

【译白】,以杀生为职业的人,上养老人下育儿女,全家的生计都依赖此职业,若劝他改业,不就断绝了他的生路了吗?因爱其它物类,而不爱人类自身,我是不赞成这样做的。●答,以杀生为业,就好比是食用隔夜有毒的肉来填饱肚子,虽然暂时缓解了饥饿,但却不免要受千万劫的苦,而没有终了之期。正因为爱他,所以才劝他改换职业。反而说成是断绝他的生路,这是小人的见识也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1288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安士全书今译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持斋免溺

下一篇:释俗见断杀之疑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