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第一疑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20123

十疑论

第一疑 

【原文】问,诸佛菩萨,以大悲为业,若欲救度众生,只应愿生三界,于五浊三途中,救苦众生。因何求生净土,专为自利,舍离众生。毋乃阙大慈悲,障菩提道耶。●答,菩萨有二种。一,久修行菩萨,已曾亲近诸佛,证得无生法忍者。二,初发心菩萨,未尝亲近诸佛,未得无生法忍者。久修行菩萨,有大神通,有大威力,故能为天为仙,为帝为王,为鬼为畜,出入生死,广度众生。若初修行人,力量浅薄,虽发菩提之心,犹住凡夫之地,自疾不能救,焉能救他人。故智度论云,具缚凡夫,有大悲心,愿生浊世,救苦众生者,无有是处。何以故。五浊世中,声色货利,刻刻纠缠,烦恼怨家,重重密布,略一失足,便成堕落。纵使得生人中,难逢有佛之世。纵使有佛出世,难生信向之心。幸而信向佛乘,修行出家,转生若遇大富大贵,未免耽著尘缘,广造众恶。从此一失人身,何时更当解脱。所以有智慧人,将欲度生,先求见佛。果能一心不乱,念佛往生,业已为金刚不坏之身,然后可行随类度生之愿。譬如救溺,须自乘舟筏,方能引人出水。若徒从井救人,未有不与之俱溺者。非阙慈悲也,正善用其慈悲也。

【译白】问,诸佛菩萨以大悲拔苦为业,若欲救度六道众生,只应发愿投生于三界之内,于五浊恶世三途之中,救拔苦难的众生。因何却求生西方净土,自己安乐其生活,舍离六道众生。如此则是无大慈悲心,专为自己之利益,障碍成佛的菩提道啊。●答,菩萨有两种。一种是很久以来就修行的菩萨,曾经亲近诸佛,证得无生法忍,已了断生死轮回。另一种是初发心菩萨,没有亲近过诸佛,没有证得无生法忍。久修行的菩萨都有大神通、大威力,能随类变化普度众生。而初发心修行的人力量浅薄,虽发菩提心,但仍是生死凡夫,自己的病还治不好,又怎能救别人。因此《大智度论》说,被各种业障烦恼缠缚的生死凡夫,虽有大悲之心,愿生五浊恶世救度众生,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。因为五浊恶世中声色货利时时纠缠,烦恼怨家重重密布,稍有疏忽就会堕落。即使能够再生在人道,也难遇佛。即使有佛出世,也难生信。即使有幸能信仰佛法,发心出家修行,由于修行功德,转世若生于大富大贵之家,难免沉迷于享乐而造种种恶业。因而命终之后便再也得不到人身,堕三恶道中,经无量劫难得解脱。所以有智慧的人想要救度众生,自己先要见佛。如果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,就能往生西方净土,这样就能获得金刚不坏之身。这个时候才能实现自己随类救度众生的大愿。好比救落水的人,必须自己先有船,才能将落水者救上岸。如果有人落入井中,你马上跟着跳到井里救他,结果只能是两人都被淹死。因此,求生西方净土,不仅不与慈悲相违,而且正是善用慈悲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1399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安士全书今译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疑问指南

下一篇:第二疑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