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释恶道有无之疑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9130

释恶道有无之疑(凡四辨)

【原文】问,人为万物之灵,恩怨犹或颠倒。畜生至愚,反能报怨酬德,何为者。●答,恩仇报复,有可思议者,有不可思议者。知其恩怨而报之,可思议者也。不知其恩,而宿世有善缘者,见之自生欢喜。不知为怨,而往昔有恶缘者,遇之自生忿恚。此不可思议者也。盖杀业之报,有迟有速,业缘既至,不问天仙人鬼,无得而逃。假令未来之世,行杀者生于人中,被杀者生于畜中,则有蛇伤,犬咬,虎吞诸事。行杀者生于人中,被杀者生于鬼中,则有疠疫,奔尸,横夭诸事。行杀者生于人中,被杀者生于天中,则有灾殃,疾病,暴亡诸事。又使行杀者生为良民,被杀者生为官吏,则有牢狱,枷锁,枉死诸事。行杀者生为军士,被杀者生为将卒,则有刀伤,箭毙,阵亡诸事。又使行杀者生天中,被杀者生修罗中,或行杀者生修罗中,被杀者生天中,则有摇山撼海战斗诸事。世人一遇患难,辄怨天尤人,而不知所以致此者,各有由也。

【译白】问,人为万物之灵长,却常常恩怨是非颠倒。畜生愚昧,反而报怨酬德,恩怨分明,这是为什么呢?●答,报恩报怨,有料想得到的,也有料想不到的。知恩知怨而报,这是料想得到的。不知有恩,但过去世与自己有善缘,今生见了自然觉得欢喜,与他不会生怨隙。而过去世与自己有恶缘的,今生遇到会自然生起怨怒不满。这都是料想不到的。所造杀业的果报成熟有迟有早,一旦业缘成熟,不论天仙人鬼,谁也逃脱不了。假使到了来生,造杀业的投生为人,被杀的为畜生,就会有被蛇伤狗咬虎吞等事发生。如果造杀业的为人,所杀的为鬼,就会有瘟疫、僵尸、横遭惨死等事发生。如果造杀业的生为人,被杀的生为神,就会有灾殃、疾病、暴死等事发生。如果造杀业的生为良民,被杀的成为官吏,就会有牢狱、冤案等事发生。如果造杀业者生为士兵,被杀者为将军,就会有刀伤阵亡等事发生。如果造杀业者生天界,被杀者生为修罗,或造杀业者生为修罗而被杀者生天界,就会发生地动山摇的大战争。世人一遇患难就怨天尤人,而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各有原因的。 

【原文】问,地狱之说,不过劝人为善耳,岂真有哉。●答,阳间既有牢狱,冥府何独无之。佛虽劝人为善,岂作妄语欺人耶。王龙舒云,世人所以妄语,大抵非欲趋利,即欲避害。佛视天帝之位如敝屣,金玉之宝如瓦砾,何趋利之有。视刀剑割体如画空,猛火烧身如爇(ruò)影,何避害之有。不惟不妄语,且无所用其妄语。○世尊在无量劫前,曾于此间为忉利天王,名善日光。此界名珊瑚池,举世好杀。世尊化为夜叉,向人索食。世人惊问,答曰,但欲食杀生者。每于杀生所,取化人食之。举世大怖,尽戒杀生。佛言,我虽化导无量众生,然事出欺诳,仍受其报(出大悲莲华经)。观此,佛岂妄言地狱。

【译白】问,地狱之说,不过是劝人向善,哪里就真的有呢?●答,阳世间既然有牢狱,阴间为什么就没有地狱呢?佛虽劝人为善,但绝不撒谎骗人。王龙舒说,世人撒谎,大概不为图利就为避害,佛陀将玉帝之位视为破旧的鞋,金玉等宝贝看成破碎的砖瓦,又图什么利呢?佛陀将刀剑切割身体看成割划虚空,猛火烧身看成焚烧影子,又避什么害呢?佛陀不说谎,也用不着说谎。世尊于无量劫前,曾在我们这个世界做忉利天王,名善日光,那时这个世界叫作珊瑚池,全世界的人都嗜杀成性。世尊于是就变化为一个夜叉向人讨吃的,世人惊问吃什么,回答说吃好杀生的人。于是他一次一次于杀生的场所取由佛力变化的人来吞吃。人们见了十分恐怖,纷纷戒杀。佛说,我虽然教化了无数人,但还是会因为说谎骗人而要受到报应的。由此看来,佛哪会乱说地狱的事呢!

【原文】问,地狱之说,即在阳世。且如乞丐,枵腹鹑衣〖鹑(chún)衣,破旧的衣服〗,便同饿鬼。囚徒枷锁羁身,即成地狱。岂有剑树刀山。即畜生宰割之顷是。岂有镬汤炉炭。即畜生煎熬之顷是。●答,此言似是而实非也。谓阳世亦有地狱,则可。谓地狱即在阳世,不可。且如下愚之流,人或比之畜生,岂得谓此人即是畜生,更无戴角披毛之畜生耶。昔司马温公〖宋代司马光,殁后追封温国公〗作解禅偈,以君子坦荡荡为天堂,小人常戚戚为地狱。而莲大师深讥之,以为其弊必至于拨无因果。倘子之说是,则经典所垂,皆妄语耶。

,地狱固有,但载在外书,儒者不当出诸口耳。●答,口欲讳之,不如身先避之。得其避之道,虽逢人劝勉,可也。否则绝口不谈,有何益哉。

【译白】问,如果说有地狱,那么世间不就有地狱吗?像那乞丐饥肠辘辘,衣不蔽体,就是饿鬼;囚犯枷锁在身就是陷于地狱;畜生被宰割,便是上刀山剑树;畜生被煎熬,便是入锅汤炉炭。●答,这种说法似是而非。说人世就有地狱,这是对的。但如果说舍此之外别无地狱,那就错了。譬如愚昧之人被喻为畜生,难道说这人就是畜生,此外就没有戴角披毛的畜生吗?昔日司马温公作解禅偈,以君子坦荡荡为天堂,小人常戚戚为地狱。莲池大师嘲笑这种说法,认为它的弊端必然会导致否定因果。如果你所讲的是对的,那佛教经典不就都是骗人的吗?

,地狱虽有,但儒书上没有记载,因此读书人不应经常宣讲。●答,与其避而不谈,不如在行为上避免种地狱恶报之因。自己获得避开地狱的正道,即便劝人不谈地狱,也是可以的。否则闭口不谈,于人于己又有什么益处呢?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anshiquanshu/11297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安士全书今译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释因果差别之疑

下一篇:释持斋断肉之疑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