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常礼举要讲记(访人)

shoukangbaojian2022-06-18421

(己)访人

(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,非本人智慧,

仅供参考,如有不妥,祈望批评指教)

一个人免不了有访问人家的时候,访人一定有其目的,没有事情何必要访问人家呢?

这当中也有很多应该注意的事,了解之后照上面做,如不照做也没有用处,果然照做的时候,主人会很愉快,自己目的达到了,事情也办好了。彼此皆大欢喜,两相方便;反过来说,如果不遵守访人之礼,不但把人家耽误了,自己的事情也妨碍了,留给人家不好的印象。

一、先立外轻轻叩门,主人让入方入

到人家的家里去访问,不能说不管有没有人,我们就推门而去,这个不行的,人家的房门锁着,我们固然推不开,就是门没有锁,我们也不能推,要轻轻的扣门。

而现在一般家庭有门铃,只要按一下铃子,里面人就听到了,就会来应门。我们按门铃也要注意,注意轻轻的单击,主人不会听不到的,有些人深怕里面的人听不到,按的很用力,而且还不放手,里边人真是就像发警报一样的,给人第一印象就不好,说不定主人心脏不好,或者有小孩正在睡觉,给你这么一来的话,把人家小孩吵醒了,让人家不大愉快,所以要轻敲门、扣门。

所以,不论敲门,还是按门铃,把握住一个字:“轻”。

就是主人在家里,你不敲门就推门冲进屋子,主人会认为你没有礼貌,常有的礼貌你不懂。人家要欢迎你、接见你,都会措手不及。

一般人平常在家里都穿便服,夏天有些人甚至不习惯穿长衣服,都穿短衣服,你扣门或按门铃,他在门里边知道外面有人来了,他可以有个预备的时间,把能够见客人的衣服换上。

这时主人必须先答应,请客人在门口稍待一下,他把衣服换好,有个预备,彼此不失礼。

反过来说,一推门就进去,是男主人就罢了,要是女主人衣着不整齐,那彼此怎么办呢?这都是不相宜的事情。

再有,有些人临时到隔壁邻居家去了,门也没锁,这个时候正好你来了,你推门一进去,他家正好没人,你就走进去了,就是要好的朋友,等主人回来发现了,你怎么交待?万一他家将来丢了什么东西,发嫌疑就免不了。

所以这种种问题都要注意,这是到人家住家的房子里面去。

现在公家办公的机关、办公室,也不能随便进去,如果有机密的公文放在那里,都不能到里面去看,就是门敞开着也不能进去,如果你进去了,将来机密泄露,我们就脱离不了干系,就是这个原则。

总而言之,无论是关著门、开著门,都要在门口敲门,这是一定的规矩。你敲门啊,要轻轻地敲,不要冒冒失失,好叫人家裏的人听见,这是必须的。

「主人让入方入」,看见主人,就直接进入人家家中,那就很冒失。虽然熟人常见面,也必得敲门。要是生人呢,他家裏的人出来,他不认得你,与你素不认识,一定会在门口问你:「先生你贵姓,你是什么……?」必然有这一套啊。

人家问你这个,你不能说:「这裏说话不方便,进去说去吧!」不能这样子的。可以请求进去,有话可以不可以到裏边说,先商量商量,这是礼貌。他让你进去,你就进去,不让你,也不必勉强,为什么呢?大概他家裏还有他个人的私事,不愿意叫生人知道。

不论好事坏事,人家是主人,假如他家裏有什么私事,看来了一个生人,怕走漏了秘密,不愿叫你知道,咱何必多管闲事找些麻烦呢?不让你进去你就不进去,他可以让你进来,你就进去。

一般家里面先扣门,主人要是在里面,答应了之后才能进去,进去以后还有其他应该注意的事情,到人家家里去不能左顾右看,现在一般人不注意,总觉得看看有什么不好,《礼记》〈曲礼〉讲得很清楚,就不能随便看,懂礼的人看客人一进门,左顾右看,他就知道你这个人没有受教育,把你看轻了。

二、入内有他客,主人为介绍,

须一一为礼,辞出时亦如之

这个是按照次序来的,经过扣门主人请进以后,有时候主人不见得单独在家里,他里边可能还有别的客人,知礼的主人当然要一一把先来的客人,介绍给后来的客人。

后来的客人要一一向他们作礼,须一一为礼,这里没讲作什么样的礼,就按照现在通行的礼,通行握手礼是就握手,鞠躬礼就是鞠躬,按情况来决定。如我们信佛普通就是合掌,假如先来的客人不学佛,就不必用合掌的礼,用普通礼,或握手,这礼从俗。

过去讲敬礼的时候,也曾经提示过,学佛的人对佛行跪拜礼,与拜祖宗一不一样呢?老师说不一样,我们对祖宗就是跟在世时一样,我们拜祖宗按照平常行的跪拜礼,一般世俗的礼节来行;佛拜的时候就按照佛家的礼,不是执着一成不变的,所以一一为礼也是这样的。

「辞出时亦如之」,事情讲完了,我们不必待很久的时间,应该要辞出去,而出去之前,必须要跟原来屋子里边的客人一一行礼。

三、入内见有他客,不可久坐,有事,

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

除第二条是讲见到其他客人的礼貌,第三条也是,既然见有别的客人在那里,也许他们正在商议事情,而我们去的时候就不能干扰人家。我们看到主人跟别的客人话正投机的时候,我们就不能再久坐。

如果我们来的是办事情,跟主人要商讨事情,有的不能让别的客人知道,这个时候就可以请主人先到另一个地方,我们把所要讲的事情,要商讨的话,说完了以后,就可以告辞了。那样主人也感觉很方便,其他客人也不感觉为难,这就是礼貌处处与人方便。

四、坐谈时见有他客来,即辞出

凡事都有两面,第三条讲你是后来的客人,见到别的客人原来在那里,应该守这个礼,不能久坐。

可是另外一方面,假如我们是先到的客人,我们跟主人在谈话,事情也已经谈完了,这个时候见到有别的客人来,我们就要替人家想,他来当然有事情,尤其现在大家时间都很忙,他办事不见得就愿意让我们知道,所以这个时候,见到别人来,我们就赶快辞出,向主人告辞。

有些人对这两条都不太注意,后面来的客人见到前面的客人,也是坐下来大家一起谈起来了,谈得摸不着边际,事情也没办,其他客人的时间也耽误了,我们自己的事也没做得了,主人当然也有自己的事。

我们在那里谈半天,主人不好意思下逐客令,偏偏我们又不识相,那主人对这样的客人,下次就不敢领教了。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、办事情,不要让主人感觉这些麻烦。

五、坐立必正,不倾听,不哗(huá)笑

到人家家里作客,无论是坐姿、站姿,都要注意。

在大陆上,老年人教训小孩你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,坐、站都要端端正正的,《礼记》〈曲礼〉讲「立必正方」。比如说你去拜访一个人,或是见到尊长,对他讲话时,总是把正面对着他。你不能一边对他讲话,一边脸朝其他方向,这是失礼。

「不倾听」,倾是耳朵对着他听,主人跟他讲话时,你用耳朵对着人家听,一方面表示我们的耳朵听觉不好,再一层表示你嫌弃他声音太小,让人心里产生抱歉之感,一个人仪态总要注意,听话时用耳朵对着人家,就是失态。

所以佛家讲仪规,戒律是戒律,戒律之外还有行、住、坐、卧,这些在一般的仪表上也要讲,所谓礼三百威仪三千,都是要注意的。

一个人要是不庄重,在言语行动上都可看出来,言语行动一轻浮,就影响一个人的做事能力,为什么呢?一个人心里和外表,都是诚于中形于外,凡读过中国书籍,这些情形一般都了解,五经四书念的懂一些道理,就看得出来,这个人将来前途如何,替你办事是不是很确实,是不是敷衍,都看得出来。

不哗笑,哗是哗然,很高兴的大笑。

老师常常讲,现在社会上推行人与人见面要微笑,见着人表示微笑,既然一般人都这么推行,我们也不必说这是不对!但是最低限度,见着自己尊长,或是最敬佩的有道德学问之人,都不应该一见面就笑开了。

见面这个礼,晚辈见长辈应该是正色严肃,笑就表示自己跟长辈是平等的,不但把他看成平等,而且还像古人所讲的狎(xiá)昵(nì),好像彼此很常开玩笑,所以见到尊长不能随便笑。

当然也不能绷着脸,好像生气的样子,要和颜悦色,严肃当中有尊敬,这个讲起来很难,自己慢慢体会,总有一番诚意表现出来,对长辈如此,对一般亲友,最好也能够如此。

虽然见面可以笑,但是古人也讲,不是哄堂大笑,哗然大笑,古人讲笑,笑不启齿,不露齿,牙齿不能露出来,这个就是有一个分寸,不失仪表。

哗笑表示这个人很狂妄、放肆,尤其三、五人以上时,高声笑起来,就表示旁坐无人,很容易得罪人,了解礼貌的人一看,印象就不大好了。

六、不携一切动物上堂

去作客不要带小动物,一般人学外国人养狗,自己觉得很心爱,到哪里就带到哪里,这不大合适。

带动物到别人家有几点不好:人家家里的东西,有一定摆放的秩序,你把狗带到别人家里去,乱闯乱闹的,说不定碰到花瓶、茶杯,给人一碰打碎了,都是很尴尬的;还有动物的脚很脏,人家家里地板擦得很干净,你把人家地板都弄脏了,这也不合适。假如再解小大便,那怎么办呢?这都是要预防的。

所以出门不要带动物,万一要带也要栓在屋子门口,古时候送人家东西,譬如送一只鸡、送牛、马的,不能送到堂上,所谓大雅之堂。

普通人讲「不能登大雅之堂」,鸡犬这些东西,不能上大雅之堂,你送人家是在上堂之前,跟主人先讲好,放在堂下,另外一个地方,不能带到堂上。比如送马,可以带个马鞭子,以此代表马呈送给人家,这在过去是讲得很清楚的。

七、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,概不取看

我们去作客,在主人家里面,所谓室内,在古代室与堂不同,堂比如现在的客厅,规模比较大,除客厅之外,通常有一个书房,还有卧室,不是很亲密的朋友,主人不会领他参观卧室,一般泛泛之交,你到人家里商量事情,都是在客厅里面,有时在书房里。

我们是读书人,客厅或书房里边都放有书籍,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自己去动,尤其是信件,不要自己翻开来看,不论古今中外都讲究这个,人人都有他私人的事情,大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,所以私人的信件,文书不能看。

有些人是开商店的,我们需要到他商店里面拜访,你不是去买东西,这时候店里的商品也是不能自动拿来看,这些原则是一致。

八、谈话应答必顾望

本质:弟子规有云:“问起对,视勿移”。代表恭敬,重视。

跟主人谈话,或是其他一般人交谈,不管在任何地点,谈话的时候总是要看着对方的眼睛,曲礼上讲,我们的眼睛要平视,看对方的眼,你看高处表示骄傲,看不起他。

古人讲「白眼看青天」,眼睛长在头上就是骄傲,这是不可以的,如果往下看也不合适,上次老师讲,我们低头看不合乎道理,好像满腹忧愁,有心事。

往侧面看也不行,表示心不在焉,心不在焉的跟人家谈话,也是失礼,我们不但跟人家对答的时候,要顾望人家,要用心倾听,就是跟人家握手的时候,也要看着对方,很多人在大众场合,客人来握手,一边握手,一边望到其他地方去,那也不大合适。

所以,抬头往上看是骄傲,低头看代表可能有心事,侧面看表示漫不经心,心不在焉。
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稍微往上看一点,表示有一种仰慕的态度,仰而亲之,稍为往上一点,对于长辈,好像「高山仰止」,不能低下头来听。

所以谈话应答的时候,一定要顾望,顾望就是代表心、眼、手一致。【举例:我们读书讲究,心、眼、口一致,所谓“三归”。心要清净,心要定,眼要专注,口要念的清清楚楚。】

九、将上堂,声必扬

这句话,弟子规上也有,完全一样。

这是曲礼的两句话,进人家房子之前,当然是先在外面叫门,主人答应了我们才能进去。

古时候建筑跟现在不同,进了大门还有庭院,然后是堂屋,现在的房屋都比较简单,一进大门就是堂,进门的时候,声必扬,扬就是说出话来,进门的时候,声音稍微用力一点,好让屋子里边的人能够听到,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。

譬如说原来各种东西摆着,没有什么秩序,或是访客刚刚离开,刚喝过的茶水还没有撤掉,桌子也还没抹干净。这个时候让主人有时间,可以稍微处理一下,有时候也可以整理一下衣服,不要让人措手不及。

曲礼说「将上堂,声必扬」,注解提到「足以戒人世」。戒就是警告大家,叫人家知道,提醒人家有客人来了,让家人作一个适当的预备。

十、户开亦开,户阖亦阖;有后入者,阖而勿遂

作客时主人叫请我们进去,大门不管原来是开着还是关着的,都要保持原来的样子。【举例:譬如说门原本是关着的,我们进去前固然必须先敲门,就是门开着的,我们也不能直接进去,也要敲门。假如门原来是关着的,主人是为我开了,那么我进门之时,就要顺手把门照原来的样子关起来;如果门原来是开着的,就不必把它关起来,还是让它开着。】

假如跟我同来的不止一个人,还有两个客人鱼贯而入,第一个、第二个进去了,轮到我是最后一个,也要按照门开亦开,门阖亦阖的原则。

【阖而勿遂】

就是指在前头的那几个客人,要作一个关门的姿势,不要把门全部关起来。

原来的第一、第二个进去的,不能关门,他一关的时候,后面的人就进不去了!虽说不要关门,但必须要有一个表示,在第一、第二个进去的时候,都要做「阖而勿遂」的表示。阖,就是把门稍微动一动,做一个关门的姿势,然后才走进门,到了最后一个人,他就知道这个门是要关的,因为走在前面的人,已经做了一个关门的表示,我们在最后的人,要顺手把门关起来。

这点说起来简单,可是不提醒,还是有很多人没注意到,往往小地方不注意,就让客人觉得不大方便,尤其是不同的季节,有的主人习惯把门窗打开,有的主人则习惯把门窗关起来,各人不一样。而照理上来说,应该是客从主意!

作客人的一进门,就把主人的家,当作是自己的家里一样,照我的意思办,那就失了客人的礼貌。主人要凉快,而我们把门关起来,让主人不舒服,这就不行。

如果是主人无论在什么天气,就是习惯把门窗关起来,或者是他的习惯,或者是他身体上需要,尤其现在脑中风很多,他的身体亏虚,要是能细细的注意调养,不致于一下就发作了,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风吹,一般门窗大开反而关系不大,反倒是门留了一点点空隙,这小小的风是最糟糕的。

还有窗户也是一样,主人原本将窗户全部关起来,而我们一进去,不好意思全部打开,于是只开了一点点缝隙,结果这一点点缝隙比全部打开的力量还大,风从缝隙灌进来,跟水流的道理是一样的,我们看长江三峡的水为什么那样厉害呢?它就是两岸合在那里挡住,当水经过那里遇了阻碍,发挥出的冲力也最大。

一般风吹进室内,当窗户开的越大,它的冲击力就越缓,当缝隙很小的时候,全部的风力集中在那里,一次冲进来,这个力量最厉害,年轻人被那种风一吹也容易感冒,何况是老年人,他原来身体亏虚,或者有高血压的话,一下就中风,这是最厉害。【所谓窄管效应,比如走过两栋高楼之间,突然风特别大,外国曾有报道把人吹倒的。风水上也有所谓的“天斩煞”,都是风特别大,这个要注意。】

所以我们作客,拜访人家,到主人家里去,这些事情都要考虑到,也许人家身体不好,懂得这个道理,他把门窗关起来,我们去不但把门打开了,也把窗户打开了一点,小而言之,人家说我们不懂礼;严重来说,可能会让人家发生不幸,究竟这责任谁负呢?这道德责任我们负担不了!所以古人讲礼,固然是礼貌是仪表,还是要讲这些层面。

十一、主人欠伸,或看钟表,即须辞出

【主人欠伸】

到人家里去访问,跟主人谈话,把事情谈完了,当然就走,还有要注意主人在欠伸,欠,就是在打呵欠,伸,是发出「哎」这个声音。

人打呵欠就表示气力不够,昏昏欲睡了,有打嗑睡的情形,表示他的精神不够了,他才打呵欠!

一般人要想睡才打呵欠,坐在那里很疲倦了,身体很难支持了,这是自然反应,身体自己来调剂。

此时作客人的,当看见主人有这种表现时,就知道要告辞了。

【或看钟表】

有时候当主人一直望望钟,或看看手上戴的表,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,主人心里另外有事,或跟别人有预定,在什么时候需要见面,谈另外一个事情,总而言之,必然是主人有一些时间受到限制,时间到了他才看钟,看表。

【视日朝莫】:古时候没有钟表,这《礼记》里有这么一句话,「视日朝莫」。古代房子有空隙,或者有墙缝、有院落,古人看太阳光的影子计时,依着早上、中午、下午太阳光影照的角落,知道什么时候吃三餐。一定在固定的时间,做固定的事情。跟看钟表差不多。

「朝」,指的是早晨,「莫」是暮,就是黄昏,这是古字,看那个太阳是朝是莫,你作客人的,看见主人眼光落在那里,就等于是看钟表一样,就要注意时间了。

【提拐杖】:还有主人是年纪比较长的老人,他手里拄着拐杖,当他不时提一提拐杖的时候,也表示现在时间差不多了。

【请喝茶】还有,古人还一个礼,比如说客人一进门,主人最起码的礼貌是倒一杯茶,这杯茶除了知己的朋友,一边喝茶,一边谈天之外,一般普通的、新见面的朋友,或是纯粹办事情,没有什么深交,当主人倒杯茶的时候,并不是马上喝,而是先放在那里,等事情谈到差不多了,主人讲请用茶,这时就等于事情完了,可以走了,一听到请用茶,客人当然可以预备喝茶,然就称谢,向主人道谢辞行。

不能说茶喝下去了,希望主人再跟我倒一杯。我再谈一个时候,主人会认为这个客人不识相。现在当然很多人不懂这个礼,但是还有懂的人,假如主人懂得这个礼,而我们不能遵守,那就失礼了;当然熟人是例外的,不必这样。

这个一本《常礼举要》的小册子里边,包容得很广,我们照着做的时候,无论到那里,让人家彼此都方便,多么好呢!

十二、饭及眠时不访客

访人的时候要替人着想,无论什么时候,主人总有他自己需要做的事情,尤其在现代工商业社会,时间比什么都宝贵。在差不多的时候,比方说一般人平常都有工作,吃饭或是睡觉的时间,大多数不能够再见客人了,假如此时候还要会客,那真是太忙了,而我们讲周公一饭三吐哺,那又另当别论,普通人在吃饭的时候,最好不要去打扰。还有睡眠时间,也不要去访问人家。【举例:孩子午休时间去找老师,然后要借电脑玩。这也其实都是家长没注意教。】

【早晨上班之前不拜访】:我们拿现在来讲,吃早餐后有的人要上班,路远的早餐大概六点钟左右就必须吃,不到五点钟就要起来,吃饱饭再赶到办公的地方。总而言之,在早晨上班之前,最好是不要访问人家。

早晨除了吃饭、洗脸,还有很多事要做,拿学佛的人来讲,还要做早课,这早课不能不做!这时又占一段时间。

【午饭时间不拜访】:中午多数是在十二点左右吃,一般丛林大概在十一点到十一点半左右,过午不食,这段时间也最好不要访问人家。

假如普通人他习惯十二点钟吃饭,如有要紧的事,在十一点钟还可以去访问,但也不能谈话谈得太久,谈太久是耽误人家吃饭。晚餐大致是六点半到七点钟,个人情况不一样,既是访问某人,对他三餐的时间要了解。

下面讲睡眠的时间,现代睡觉的时间和过去不同,过去人吃了晚餐后,一、两个小时就睡眠了。现在则不然,【举例:假如我们到图书馆听经,大约六点半就要吃饭,听经回来已经十点钟了,还要洗洗澡澡什么的,已经十一点,十一点自己还要看点书,差不多就是十一点半到十二点了,这个时候,当然不可能再去访人了。】

按普通来讲,大概超过十点钟以后,如果不是很紧急的事情,十点钟以后,最好不要访人。原则上吃饭、睡觉的时候,不要去访问人家,还有办公的时间访问也是不合适,这个要注意。

十三、晋谒(jìnyè)长官尊长,应先鞠躬敬礼,

然后就座;及退,亦然

晚辈去见长辈,就叫「晋谒」。晋是往上,谒,是拜谒。指晋谒长官或是辈份长的尊长,长官是就机关公务来讲的,尊长就不是机关的了,或是亲戚、家属、师生关系,或是社会上与父亲同辈的「父执」,还有一看年龄比我们要长得多的,这都是尊长。

无论是长官、尊长,见面的时候要先鞠躬。见到长官的时候鞠躬敬礼,在后面一条会讲到,我们不要先伸出手来跟人家握手,但见到晚辈则可以,长者遇到晚辈可以先伸手来跟晚辈握手。

做晚辈的要先跟人家鞠躬。长官或者是尊长让我们就座,然后才就座。辞退的时候,也是这样,要先鞠躬敬礼,然后再辞退。

如何应对辞退,现代一般人不懂了,在学校里也没讲,所以不但是小孩,连很多从外国留学回来的硕士博士,也不见得了解。他无论见到什么人,都不知道进退的分寸,为什么呢?他们只知道一般人讲学者啦!学人的习气,学者就是研究学问,我只懂得研究学问,其他的不必讲了。【举例:所以现在很多学者其实也不懂做人的礼貌本分,在很多场合常常失礼。】

过去是讲「书生本色」读书的人啊!就是为人处事,做人做个君子,那是书生本色,言行一致。这是表示礼。

「礼」愈是读书人愈是要懂得这个道理,因此,这条我们知道之后,就是很简单,在日常和长辈或者晚辈见面的时候,都应该注意。

十四、与长官尊长,及妇女行握手礼时,

应俟(sì)其先行伸手,然后敬谨与握

在社交场合握手时,要先让长官、尊长、妇女伸手,这个都是表示尊重。西洋的礼貌是尊重妇女的,但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尊重妇女,不是这样讲法,中国人对妇女表示的礼,在形式上不同。

古时候男子没有跟妇女行握手的礼,因为男女接受不亲,甚至东西还不能以手亲自递的,可以先放在桌子上,然后再间接拿起来,哪里还能握手!

现在一般都西化了,就形式上来讲,西洋人对这方面是注重的,譬如上车让妇女先上,在一条窄路上,让妇女先走。而即使是西洋式的,也有它的道理。那么,例如我们冒然地伸出手来,妇女不跟我们握手,怎么办呢?自己不是很尴尬吗?这事情要注意。

「然后敬谨与握」所谓「敬谨与握」是指,无论长官、尊长、妇女,他先伸手出来,那当然我们就伸出手去跟他握手,在他伸出手来,我将要伸手去的时候,先要向对方鞠躬,鞠躬敬礼然后再握手,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,假如普通人,当然就是不必这样。

【添加握手方式内容:1.先向对方鞠躬再握手;2.握手部位;3.眼睛不能乱看;4.握手力道;5握手时间。不能漂亮的就握住忘了放了。】

十五、访公教人员,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,

不可以久坐闲谈

假如要访问这个人,他是公务员或者教员,要先和他约好,问清楚上班的时间,有话见了面,简单扼要的讲完就可以了。访问的时候,不能让人家耽误了公事,这是最主要的。

公务员上班的时间,大约是早晨八点钟,下午多半是一点半钟,有的是两点钟,这段时段大约都不大合适久谈。如果没必要的事,就不必访,有必要的事情才去访。当老师的人也是一样。

无论是公务员或教员,在中午都有休息的时间,这段时间非常紧凑,有的人中午有休息的习惯,或是休息、静坐十分钟。

古代人中午是没休息的,孔老夫子讲:「宰予昼寝。」认为那是朽木不可雕也,现在当然观念上改变了,很多人中午都休息,这又另当别论。一般人白天要上班,晚间有其他的活动,比如,我们学佛的人要听经,晚间都是很迟才睡眠,有些人到深夜才能休息,一天的时间拉得很长,跟古时候完全不一样了。

古时候是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」,生活没有这么复杂,工作的时间没有这么长,所以他中午不休息可以。

我们有事去访问人家,不能够坐得很久,闲谈很久。除非问明对方没有其他事了,那么谈谈也未尝不可。

除此之外,谈的事不在道中,只是人我是非,那谈了有什么用,那就不要多谈。

这一条是有正当的事要办,去访问人家时,不要妨碍人家上班、休息的时间,话说完了就应该离开。

十六、访客不遇,或留片,或写字登留言牌

我们去拜访主人,主人正好不在家,这个时候或者留下名片,或者如果他家里有留言牌,在上面写几个字,我什么时候来访问,表示你来访问过了,当主人回来时,就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曾经来的,有些什么事情,有时候是礼貌上的访问,或者有要事办理,种种不同。写在名片上面,让主人了解一下,这是必须要的。

现在有了手机,这条还是要体会他的精神,要告知一声,说明什么时候我们来过了。

访人一共有十六条,果然都能注意到这几点,去拜访人家时,就不致于给主人添什么麻烦,自己也不失礼,可以说对彼此都好,可是我们仔细检查检查,一般人在这方面犯了很多。

如果我们是学校的老师,在上课时要随时注意的告诉学生,不要犯这些过失。如果对方不是学生,当然不能以教学的态度来告诉人家,否则人家就会反感。

注意:礼是自己约束自己,不是来要求别人,自己知道了就去做到,不要纠正人家,要纠正的话,只限于自己的子弟,自己的学生,这是需要的,别人我们不能讲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changlijuyao/6684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上一篇:常礼举要讲记(出门)

下一篇:常礼举要讲记(会客)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