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常礼举要讲记(馈赠)

shoukangbaojian2022-06-18292

(酉)馈赠

(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,非本人智慧,

仅供参考,如有不妥,祈望批评指教)

赠送东西给人家,包括吃的、用的东西,以及钱财等,都叫馈赠。

赠人家东西是一种礼,这种礼在一般没有研究之前,总觉得送人家东西都是好的,当中没有什么学问,然而把这几条看过后,或者是诸位有机会研究《礼记》,就知道这当中很不简单。

我们送人东西要遵循礼,人家才接受,礼貌不周全或是不合于礼,人家可以拒绝不要,到时候一番好意,因为送得不对,反而变成害事。

一、礼尚往来,来而不往,

往而不来,皆非礼也。

《礼记》〈曲礼〉讲:「太上贵德,其次务施报。」然后接着讲:「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,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」这一段即是上面那两句话,我们也要了解个大概,所谓「太上贵德」,这个德听老师讲《礼记》也听过了,我们固有的文化,最高的是道,道下面次一等的是德,再次一等是仁,再来就是义。仁、义、礼。

道、德、仁、义这四个字都不讲条件,那就是说,我们帮助了人家,或给人家任何好处,做了就做了,该做的我们就去做,对自己来讲是礼之当然,不要求对方将来怎样报答我,道、德、仁、义是这样的,下面再来即是礼,礼尚往来,即是讲礼。

人与人之间,我有礼往,你有礼来,彼此于是来往,这个就是情份。一天一天加厚,这就是〈曲礼〉所讲的「太上贵德,其次务施报」。

什么叫做「太上」呢?古注讲是在三皇、五帝的时代,但也有人讲这也不尽然。固然在上古时代,人情都是很纯厚的,讲施是可以,不必讲报答。可是到三皇以下,以至于到了后代,也是有些道德高尚的人,做了有道德之事,不希望人家来报答他,这也是有的!

在历代有一些高人、隐士,我们看《高士传》,那些修道的人也是有的!所以有人主张,「太上」是指就人来讲,不必就时间来讲。若就时间来讲,周家以前有,那周家以后就没有了吗?周家以后还有,不过少一点就是了。

就人来讲,凡是这种人,他的德性最高,布施而不求报答,拿佛家来说,布施讲三轮体空,这就是行无漏法。有漏呢?我们做一点好事,就希望将来对方给我们报答;或者他不希望对方回报我,但也希望这份功德做出去,将来有一种好的报应,这个都是希望报答,是有漏的。在佛家来讲,古时候这种人当然特别多,在后代甚至是末法时代,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这些人,不过是这些人不大出名就是了。

真正的修行人,他布施讲三轮体空,不然生死怎么了呢?无漏功德怎么讲法?因此「贵德」贵重的是德,道、德、仁、义这个德,德是不讲求施报的,事情做出去了,就做出去了,但是这种人不论在古今中外,究竟是少数。

教育立场来讲,总是以社会当中,最大多数人为主体,社会上多数是中人,上智下愚都是居少数。「太上」的人,这是上智,很少。

所以儒家讲礼,「尚往来」、「务施报」,有施就有报,因此讲「礼尚往来」。既是讲礼尚往来,礼就注重有往有来,如果别人送礼给我,而我不往,没有报答别人的礼,或者我以礼往,而别人不再回答,这统统不合礼,也就是「非礼也」。圣人所以制定礼,就是叫人家守住这个礼,一步一步的往上追求。礼这阶段如果还做不到的话,那再来就要讲「法」了。

法是讲权利、义务,有义务就一定要求权利。例如国家有法定明文规定,私人之间可以订立契约字据,想想看「法」这样做的话,礼的精神就没有了。

礼是不必讲权利、义务,都是出于自动,基于人的情分,自愿彼此交往。如果就「法」方面来讲,就只有法律条文规定,那人家还要钻法律漏洞,还有很多人不能遵守,所谓「犯法」,那社会风气就一天一天的薄了。所以,圣人讲礼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。所以子夏问诗,孔子答「绘事后素」绘事后素,后来悟到礼后乎?这个礼是到最后的,换句话说,如果不讲礼的话,那整个道德都不能维系了。

因此礼尚往来,就中国文化来讲,这是必须要讲究的,在今日之下,不管人家懂不懂得,守不守,我们自己都这样做保准没错,人家就是不懂礼,我们还是照礼的要求去对待人家,人家心里也受感动,人都是有良知良能,他所以不明,是因为没有受到教化,没受到圣贤教育。

当人的良知遇到有礼之人这样待他,他自然会受到感动,所以在古注里面讲,这是一个基于本性,真实的情感发挥出来的,丝毫不勉强。例如我们受人家的恩惠,人家不讲,我们自己心里总要记得,找个机会就要报答人家,这是报德还本。

中国有一句话讲:「饮水思源」,我们喝了这杯水,要想到水的来源,那么在社会上,一来一往,与人交往,都能这个样的话,这个礼就没问题了!这一条在这一大段当中,是个原则。了解这个原则,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要讲礼,跟人家来往,都是出于人的天性,必须如此,人的心才会安,没有这样,人的心总是不能安。

二、赐人不曰来取,与人不问所欲

赐人,这些字眼我们总得要知道。凡是赐给人家,是年龄地位比对方高,或辈份高一点,才讲赐。说是这么说,但真正送东西给人家时,就不能说:某某人赐。可不能这样讲,你就是长辈的时候,送给晚辈,也不能说赐,这里是为了说明才这么讲的。

你以长者的地位,赐东西、送东西给晚辈的时候,你不能讲:「哦!你自己来拿吧!」或是「我送什么东西给你,你什么时候自己来取吧!」这个不合乎礼。为什么不合乎礼呢?因为我们讲礼,无论任何一个人送东西给对方,对方总要表示辞让,辞让一下子,然后再接受下来。

你叫对方自己来取,人家总是不好意思来拿,叫人家感觉为难。尤其你在长者的地位,你叫他来拿,他不来拿就是违背你的意思,来拿又不好意思。这很为难的,因此不要叫人家自己来拿,你可以自己,或是请其他人送过去。我们读论语都知道,孔子在鲁国的时候,鲁国那些大夫,或是鲁君,送东西给孔子的时候,他都是送过来的,就是「不曰来取」这一条。

「与人不问所欲」呢?我们送东西给人家,现在也受西洋风气的影响,这是难免的,世界各国一开放,每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都互相在影响,我们要完全拒绝外来是没有办法的。人与人接触,看到别人的样子,就自然地想去模仿。西洋人要送人东西之前,会去问对方喜欢什么,喜欢吃什么!外国人是这样的。既然你问我喜欢吃什么,我就告诉你,我喜欢吃巧克力,或是其他什么汤,什么水果,照他所说的买送给他。

在中国就不是这样,中国自古以来,东西送过去以后,对方都是推辞不好意思要。现在你问对方喜欢吃什么,想要什么东西,人家会碍于出口,很难讲出来,这是一层意思。再一层意思,真正遇到有些不懂礼的人,好!你问我所需要的,我就把需要的讲出来。这时候对方要的东西,也许和你准备的不相合,那你怎么办呢?你预备送他的东西他不要,他要的是另外一种东西。这不是麻烦吗?还有,对方所需的东西价值很大,你拿这个钱买不起,譬如需要一架飞机,好啦!你送他一架飞机吧!你不能送,那又何必事先问呢?你问了总是想要满人家的愿望。

这有种种道理在当中!我们送人家东西,当然希望人家对这份东西很爱好。也能够符合他的需要,对此我们不妨事先多多观察,事先从旁了解,不必当面问他本人,这个都可以办到。如果说他是吃素的,我们送他荤菜,这就不大合道理了,这个平常都知道,是不是呢?类似这种情形,我们就必须事先有个了解,再根据观察,送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,这就可以了。

所以送人家一件东西,不在于钱花的多少,如果对方不喜欢你送的,就是花了钱很多,对方都不稀罕,没什么大意思。你钱花得很少,但对方一看,觉得很满意,很能合他的意,所以送东西很不简单。大原则是不能问人家你喜欢什么?这个不可以,我们就中国的礼,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含蓄、谦让,心里的意思,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,这个国情与人心,和外国人大不相同。

三、赠人物品,必谦必敬

我们赠送人家物品,无论是什么样的东西,就算人家再怎么需要,或者我们是在救济他,无论如何赠送的时候,都要非常谦虚,非常恭敬。

中国人凡是懂礼的,他都知道这个,尤其是读书人,都有一种傲骨,就是人穷志不穷,因为他志不穷,遇任何事情都是不肯低头,都是方方正正的,你对他没有礼貌,他还是不屑于低头,中国过去不仅是读书人讲礼,就是不读书的人,他也知道礼貌,送人东西也知道表示恭敬、谦虚,总是说我这个礼很浅薄,不知道值不值得送。绝对不能说,我这东西多么高贵,多么好送给你啊!这也是外国人那一套,中国人不这样。

假如来这样一套的话,中国人他就不接受了。【举例:在《礼记》〈檀弓〉里面记载,齐国黔敖这个人是不错的,他看见齐国年荒收成不好,就预备很多食物在外面,普遍供应人家吃,这个事情在今日下很难得,他既有钱,还肯这样布施给人家,可是有一个饿者,饥得路都走不动了,黔敖一看说,哎唷!赶快来吃吧!赶快来吃吧!那个饥饿的人一听,觉得对他有一种很轻视的意思,掉过头来就走了。就是不吃「嗟来之食」。「嗟」就是一种叹息,可怜的声音。黔敖看到这样的情况,当下就对他道歉,那个饥饿的人还是不接受,还是不吃,走了几步就倒在地上死了。】

所以要做好事救济人家,也要礼貌周全。我们佛家施食还要念咒,做一切事还要念咒来让他得到真正好处,这是救济贫困,是自己在种福田,不是可怜对方,这个都有道理,要是轻视对方,存不恭敬的心里,本来有十分功德,这下子就打对折。如果对方不接受呢?我们的功德就没有了。这是要知道的,必得要谦要敬。

四、赠人物品,外必用包裹,婚丧庆寿例外

我们赠送人家的东西,无论吃的、用的,都叫物品,这个物品外面必得用包裹包装起来,也许我们在食品店里买来的东西,已经用礼盒包装好了,外面还要用个红纸把它包起来,这个叫做包裹。

为什么外面再加一层?让人家看这不是一个礼物,而是普通的东西,这样送到人家里去。这个礼很麻烦,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很复杂,你送人家礼,在你认为很单纯的,是联谊性质,没什么其他的用意。但是,接受人他心里,或者他邻居,或是当时在场还有别人,也许会引起很多其他的猜测。如果他是公务员,那么你送礼去的话,本来只是纯粹私人的联络感情,与公务没有关系,但别人一看,某某人又送礼来了,是不是利用职务之便,感觉总是有点不安。

要避免种种怀疑和猜测,这种的误会并不是送的人,或接受礼的人,而是避免外人看见了,作出种种不当的猜测。你把东西外面包裹起来,别人看见了,也没觉得有什么,所以讲人情世故,这就是人情世故。

但是有例外的,「婚丧庆寿例外」,譬如结婚、丧事,或是作寿。此处作寿不是现代一般人所讲的,四十几岁,五十几岁也作寿,做了大官,五十岁也作寿,其实在古礼,我们老师一再讲,六十岁还勉勉强强,一般这个年龄都还不作寿的,七十岁才可以。

在中国来讲有上寿、有中寿、有下寿。上寿就庄子里面所讲的一百岁,中寿八十岁,下寿六十岁,相差二十年,到了六十岁,一个花甲子可以算是寿了。他的标准比较低一点。在左传注解里还高一点,上寿一百二十岁,中寿一百岁,下寿八十岁,依这个标准来讲,八十岁才能够作寿,想想就是不以高标准,我们折中来讲,七十岁的时候才是寿。

这里讲结婚、丧事、庆祝及作寿,送礼物可以不用避人耳目,人家不会猜测的,它是公开的受礼,公开送礼。

除此以外,礼物总要避讳一点,免得彼此都有麻烦。送人的也要避嫌,譬如你是在公家机关工作,逢年过节的时候,你准备一份礼物,预备送给与公务无关的人,纯粹是一个亲友,可是你这份礼物在公家机关里面提进提出,人家一看,某某人一定是想送给某某长官的,巴结长官。这不是招来误会吗?你在外面买东西,直接送过去就好了,何必要提到机关来呢?

关键都在自己,很多事情如此,所谓曲礼就是这样的。人的心里是捉摸不定的,在书经里面讲得好,「人心唯危,道心唯微!」我们自己一举一动,都觉得于心无愧,光明磊落可以对天,可是对天是可以的,天看得清楚,而人看不清楚!人看不清楚,他误会了,你就招来很多麻烦,闲言闲语是小事,但遇到重要的事情,由小误会就造成大误会,那障碍就来了。所以你懂得礼的时候,处处总得多考虑几次,为什么包裹?有什么作用?要多考虑。

五、平素赠物,座有他客,须避观听,

远来及初晤,可不避

前面讲过,我们平时赠送一个东西给人家,若是送到朋友家里,当然这东西要用包裹包装起来,你在送的时候,总是要有表示,假若当时对方家里没有别的客人在场,你当然可以直接讲,如果说主人家里正好有别的客人在,那这时候就不太方便讲,应该用一个适当的方法,或请主人到另外一个房间,把赠送的意思表达出来,这个都可以。

总而言之,不要让在座的其他客人,知道你是在送礼,因为平素送礼总是有一些事情。其他客人知道你在送礼物,也许他没有带礼物来,他心里会想:我这么空手来了,觉得很不好意思,很尴尬。所以这些人情,总是需要注意了解。

但有的时候可以「不避」,虽然在座有别的客人,也不必回避。那就是初晤的时候,第一次见面。彼此之间原来不认识,或经由别人介绍,或你主动知道某人,你非常敬佩的来拜访他,彼此新交情,现在初次见面。凡是初次见面在古礼来讲,总是希望表示一点点敬意,带一点东西意思意思,表示一番礼貌,这在接受的这一方,他也能够接受下来,心理上没有负担,因为你只是礼貌上「约定俗成」,风俗习惯就是如此,初次见面都要表示一点礼物,受者也是认为这是合理的。

如果第一次送礼就很贵重,那对方不能接受,这个古书里面也知道,很多初次送重礼,古人都知道,无功不受禄!你没有重要的要求,不可能送这样重,所以他不敢接受。除这个以外,初次见面的礼貌,要送一点少许的,花钱不多的礼物,这个对方可以接受。像这里的礼,远来或初晤的送礼者,虽座有他客,也不必避讳,但其余的则都要注意。

六、受赠先略谦辞后受,称谢,逾日须往拜

有人来赠送礼品,不能马上就接受下来,总要略为表示一种谦让,「辞」就是不好接受的意思,总得把意思表达出来,表示自己不敢接受,但是要真不受的话,也是不行,老师常讲到,人家买东西来,你坚决不要,叫人家再提回去,这是很难堪的事情,这是纯粹就联谊方面来讲,如果说是有利害关系,特别与职务上有关系的,比如公家机关申请某事,对方正在办理这个事情,他就不能接受,受了万一将来出事怎么办呢?除了那个以外,一般送礼只是一种纯粹的礼貌,价值也不太贵,略为辞了以后,你就收下来。

收下之后还要称谢,谢完了以后呢?过一个时候,所谓「逾日」,并不是第二天,指稍过一个时候,你再去回拜他,这就是所谓「礼尚往来」。一般交情是如此,假如交情已经很深厚了,有些是不拘常格,要看情况而定,这里只能讲个原则性的,懂得原则,实际上的运用要看各人,并以彼此交往情况加以斟酌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
七、长者赐,不敢辞

第七条讲“长者赐,不敢辞”也是应该守的礼节。他是我们的长辈,即是我们的长辈,他给我们东西,我们不要辞,不要不接受。“辞”就是不接受,我们不要不接受,包括平素送的礼物。

【扩展】:你就是陪长者在同一个席吃饭,长者夹了菜给你,你不要这个不好吃,我不要,那不行,你不能不接受,你就是不喜欢吃,长者送给你的话,这是他对你的一番厚爱,你要接受下来,这应有的礼节。

可是有很多人就不知道,长者送你什么东西,哎呀!我觉得这位长者这么大年纪,送东西给我,我没有东西送他,那我现在不能接受啊!怎么样也不要,不能接受。那好了,在长者心理就觉得很难受了,他是一番对你很诚恳、很诚意,对晚辈的爱护,拿这个东西表示他的的一番心意的,你不接受它,违背了他的心意,讲到实际上的意思是这样。

至于讲礼貌,一般形式上的礼貌,所谓“辞而后受”前面所讲的,这是平辈的来往是这个礼貌,如果长者送东西给你,你也要辞而后受,哎呀!不敢当,我不敢接受,虽然后来还是受了,于礼貌就是不合。为什么?《礼记》里面注解,“辞而后受”这是“宾主平交之礼”,宾主平辈的交往,这个礼节,“非少贱侍宾之道”,少是少年的,贱指地位比较低的,少年人侍奉年尊辈长得人,地位低的人侍奉地位高的人,都不应该如此。

他是一个你直属的长官,他送一份犒赏的东西,慰劳的东西给你,你就收下来。当然这情况要看这纯粹是犒赏的,价值不很大,不很多,与贪污无关的,与贪污有关系的话,有营私舞弊的话,那另当别论,这个要分清楚。

在家庭里面,比如说,父母送你的东西,你跟父母还有什么客气的,父母送东西,自己就是接受下来;另外一般长辈送东西给你,你以晚辈身份,对长辈也不要推辞。大恩,父母之恩,在社会上人家助我对过这个我无法度过的难关,这是一个大恩,虽然他不是父母,然而没有他的协助,问题解决不了,这都是大恩,遇到了这种大恩的时候,就不必说谢,为什么?因为这个谢是不够的,报答不了这个大恩,所以就不讲,不能讲,那么不能讲到后来怎么了?到后来的话,虽是当时不能讲谢,你看中国人讲孝,子女对于父母,大孝是终身慕父母,讲到大孝,虽是父母死了,有三年之丧,守孝三年,那不过是礼貌上规定是三年,三年之后还有永久的祭祀,终身都是思念父母,人受之恩惠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。假若我们在社会上,得到别人很大很大的恩德,不是我们现在马上就能够,也不是我们能力,就能报答的,这都是大恩,这也是不能忘记。这不是当时所能报答的,这是有关乎长者送东西,我们就是从父母之恩,对待长辈应该如此,不必辞,受下来。懂得礼的长辈,会觉得你很有礼,很懂礼。

这些道理,在今日之下,可以说我们不学,我们不会懂,实实在在的,我们在了解这个道理之前,我们自己犯过多少次错,没有守这个礼,我们自己犯了很多次,自己都不知道啊!现在我们知道了以后,就照样去做,你不管人家是不是很大年纪,他不懂这个道理,没关系,他送东西,他挚心送的,他虽然不了解道理,你受下来的话,也合乎他的心理,称心如意的,这也就合了礼了。

馈赠这几条大致是如此,讲的详细的地方,还有很多。懂得这些原则也就差不错了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changlijuyao/6688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上一篇:常礼举要讲记(对众)

下一篇:常礼举要讲记(庆吊)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