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积德累功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24134

积德累功。

【解释】

积德就要像积钱一样,渐渐地积,就渐渐地多了;累功就要像筑墙一样,渐渐地筑,就渐渐地高了。

【分析

德若是不去积,德就不会崇高;功若是不去累,功就不会增大。如果能够像农夫盼望秋收一样地认真,能够像商人想赚大钱一样地努力,今天积了一德,明天又积了一德,今天累了一功,明天又累了一功,就是想要修成神仙,也不是件难事啊!而修成天仙,要行一千三百条善事,每天做一件,只要四年的时间,就可以成功;而修成地仙,要行三百条善事,每天行一件,只要一年的时间,就可以成功!只怕人不能发心去做,或是做到了一半,就中途而废啊!所以发了善愿,就要具有一片真信心、勇猛心、精进心、坚永心,不要因为吝啬钱财而中止,不要因为怕人讥笑而怀疑,不要习惯于安逸而不能够奋发,不要被私欲所牵绊而影响了果决,不要因为事大而怕难,不要因为善小而忽略,不要以事情忙为理由而推诿,不要为了矜惜自己的名节而不救患难,总之,要勿避嫌、勿避怨、勿因循、勿间断、勿莽、勿图报、勿务名。凡是遇到了一切善事,都要欢喜地去做,委曲地成就,这样才是真正的积德累功啊!

故事一:

紫虚元君说:“从前有位傅先生,从小就喜欢学道,他进入到焦山的石室之中。过了三年,忽然遇到了太极真人,给他一个木头钻子,要他用这个木钻去凿穿一个很大的石头。并且还提醒他说:‘你若是用木钻凿穿了这块大石头,我就会来度你。’傅先生就不停地钻,一直钻了四十七年,大石头忽然就穿透了,而太极真人果然就来度他。”要知道积功累德,虽然不在于钻石头,而是借着它来说明:人就是怕不去做,或是做了一半就中途停止!所以“有志者,事竟成”,傅先生钻石头,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啊!

故事二:

宋朝的时候,镇江有位太守名叫葛繁,每天都做几件善事,四十年都不曾间断过。有人向他请教,葛繁就说:“我并没什么奇妙的方法,只是每天做一两件利益别人的事情而已。”因而就用手指着座椅间的踏板说道:“如果这个踏板放得不正,就会碰伤人的脚;所以我就将它摆正;别人口渴了,我就请他喝杯水,这些都是利益人的事啊!从宰相到乞丐,也都能够做到,但是一定要持之以恒,行之长久,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。

故事三:

焦公,是东京人,因为焦家三代以来都是缺嫡子(也就是元配所生的儿子),于是他就到各地经商,到处访求高明之人,向他们求问其中的因果。后来遇到了一位年老的僧人,这位老僧就告诉他说:“没有儿子的原因有三种。第一是祖宗和自己都没有积功累德。第二是夫妻的年命,恐怕有犯了禁忌。第三是自己不保养精神,妻妾有血寒的毛病。”焦公就说:“积功累德,夫妻的年命,都可以受持,但是血寒的毛病,有什么方法可以治呢?”老僧说:“这个不难,你只要先积功累德,然后再调养身体,三年以后,到五台山来,我会传授异方给你。”焦公从此以后,就时时行方便,处处做阴功,这样地积功累德过了三年,就径自前往五台山去拜访那位老僧。但是他没有遇到老僧,却忽然见到一位童子,手里拿着一卷书,就向焦公说道:“老和尚教我传话给你,你积功累德三年圆满之后,就回家合药,至诚恭敬服下,必定会有富贵的子孙,随着你的心念而降生在你家中。”后来焦公果然就生了焦员外。但是焦员外生的儿子就不肖,焦员外悔恨自己为何损德到如此地步,也就径自前往五台山,见到了童子,童子就说:“老和尚教我传话给你,说你何必来问呢?你只要依照你父亲焦公的所行,认真地积功累德,那么家中的子孙,就是愚笨的,自然也会变为贤能;贫穷的,也会变成富有了。焦员外说:“贫穷的,后来变成了富有,这自然是他的命,但是愚笨,是他的天性本来如此,这是无法改变的!你怎么说愚笨的,能够使他变为贤能呢?”童子说:“从前后周燕山的窦禹钧,生有五个儿子,初生的时候,都是健康不佳,而且还形体不全,后来因为窦燕山至诚地积功累德,五个孩子都变好了,而且全都考取了功名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!”焦员外听了之后,就向这位童子道谢返回家去,拼命地积功累德,而且深信不疑。二十年后,儿子不但有了好几个,而且个个都是贵子啊!

【再析】

现在的人都知道窦燕山有五个儿子,都相继地富贵荣显。怎么知道他这五个孩子初生的时候,都患有重病或是残废,后来全都是靠了窦燕山拼命至诚地积功累行,才能够使五个孩子病愈,健康而荣耀显贵啊!由此看来,天人感通是如此容易。愿天下有心人,务必要坚定自己积功累德的信心,千万别懈怠啊!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baihuagushi/11568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感应篇白话故事太上感应篇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不履邪径 不欺暗室

下一篇:慈心于物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