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诳诸无识,谤诸同学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0219

诳诸无识,谤诸同学(欺骗愚昧无知的人,毁谤一起学习的人)

无识之人,正当随事晓醒,警之以义理,动之以善恶,使至觉悟而不堕于惑,岂可因其易欺而诳之哉?《楞严经》曰:“炫惑无识,疑误众生,死后当堕入无间地狱。”吁!人何苦而为此耶?

对没有见识的人,正应随事提醒,用义理警告他,用善恶感动他,使他能觉悟,不致因为迷惑而堕落,怎能因他容易受骗而诳诈他呢?《楞严经》说:“欺骗迷惑没有知识的人,使众生产生疑惑而误导,死后应堕无间地狱(佛教说的最下层的地狱,也叫阿鼻地狱,因痛苦没有间断,故称无间——译者注)。”唉!人何苦而做这种事呢?

刘合峰言:“有三人同行,至一溪,值水涨而舟在彼岸。中一人素愚,诱使脱衣,泅水取舟。出没湍流获济,复撑舟来渡二人。二人登舟,愚者忽肚痛欲泄,亟登岸,二人遽挥手曰:“日已暮,不能候汝矣!”遂撑去。俄而水急舟横,俱覆溺焉,愚者在岸自若也。”

刘合峰先生说:“从前有三人结伴同行,当走到溪边时,正遇上溪水暴涨,但船却停在对岸。其中一个平素较为愚直,另两人就诱使他脱衣游到对岸取船。傻子在湍急水流中出没,终于到达对岸,又撑船回来渡另外两人。这二人登上船后,傻子忽然腹痛想拉肚子,就急忙下船,等他登岸后,两人立刻向他挥手说:‘天色已暗,不能再等你了。’于是撑船离去。不久,水流变急把船打横,船因此翻了,两人都溺毙,而傻子却好端端地站在岸边。”

唐姜抚,着道士衣冠入京,以无人识之者,乃诳云数百岁,有长生度世之术。事玄宗,承恩宠,名闻一时。

后一太学生荆岩,往见之,曰:“先生究何代人也。”曰:“梁朝人也。”曰:“出仕否。”曰:“曾为西凉州节度使。”岩叱之曰:“何得诳妄?上欺天子,下惑世人。梁朝在江南,何处得西凉州?只有四平、四安、四征、四镇将军,何处得节度使?”抚无以应,大惭,数日而卒。

唐朝姜抚,穿戴道士衣冠到京城,因为没人认识他,就骗人说他已数百岁,且有长生不老方术可以救度人。因而被召入宫中事奉玄宗,甚得玄宗宠爱,名气响亮一时。

后来有位太学生荆岩前往拜见,问他说:“先生您到底是哪一朝代的人?”他回答说:“我是梁朝人。”又问说:“曾当过官吗?”他回答说:“我曾当过西凉州(今甘肃敦煌——译者注)节度使。”荆岩听后大声斥责他说:“你怎可骗人呢?上则欺骗皇帝,下则迷惑百姓。梁朝是在江南,哪会有西凉州?那时只有四平、四安、四征、四镇将军,哪里有节度使?”姜抚无法应答,大感惭愧,过了几天就死了。

白岑,遇异人,得发背方甚验。有驿吏欲传其方,普行救济,与数十金,岑以假方与之,治疾不效。后岑为虎所食,遗其真方于道上,吏过而得之。

白岑遇到一位神异的人,得到一份治疗背疮的灵验药方。有位管理驿站的官吏想将这药方流传,普遍救助世人,就给白岑数十金,白岑却给的他假药方,治病没效果。后来白岑被老虎吃掉,真方则遗留在路上,驿吏经过时被他拾得。

卜者张某,善星学。然率揣人意向,推算多不以法。或往往受人密嘱,颠倒其说,误人大事。后嚼舌而死。

有个占卜的人张某,对星相学颇有研究。但他占卜多数是揣测人家的意向,推算也多不合常法。有时还受人暗中嘱托(张受贿配合其意图——译者注),颠倒是非随便乱说,以致耽误人家大事。后来咬烂舌头而死。

危整偶市鱼,主人舞秤,阴厚整。鱼人去,主人曰:“公买止五斤,已密倍之,愿予我酒。”整大惊,追鱼人偿其值。饮主人酒曰:“汝所欲酒而已,何欺寒人为?”嗟乎!今之人,能如危公之心,则何有欺诳无识之事耶?

危整有次到市场买鱼,操秤的人在秤上作弊,暗中给危整多些。等卖鱼人离去后,操秤的人说:“你只买五斤鱼,我暗中加倍给你,希望你请我喝酒。”危整吓了一跳,赶紧追上卖鱼人,补足所买的鱼钱。然后他又请操秤的人喝酒,说:“你只是想喝酒罢了,为何要欺骗穷人呢?”唉!现在的人如能像危整一样有善心,那怎么会有欺骗没有见识者的事情发生呢?

同学之友,情同兄弟,况友居人伦之一,岂可妄加毁谤,存满腹之戈矛乎?

同学的友谊,感情就像兄弟一样,何况朋友又居于五伦(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——译者注)之一,怎可随便加以毁谤,腹中存满剑枪呢?

佛言:“人处朋友,彼此皆有五事:一者,彼此若作恶业,当递相劝止。二者,彼此若有难疾,当看顾调治。三者,彼此有家怀语,不得为外人说。四者,当各相敬叹,不断往来,不得记怨。五者,彼此贫富不等,当用扶济,不得互相诽谤。”

佛陀说:“每个人和朋友相处,彼此之间都有五件事要互相注意:第一,彼此若有造恶业的事情,应当互相规劝制止。第二,彼此若有困难或疾病,应当互相看管照顾或帮他调理治疗。第三,彼此若有不能为外人知道的话,就不能向外人说。第四,应当互相尊敬赞叹,互相往来不断绝联系,不可互相记恨。第五,彼此贫富程度不同,应当互相扶持帮助,不可互相诽谤。”

或问:“与友交后,知其不善,欲绝则伤恩,不绝又是匿怨而友。”朱子曰:“此非匿怨也,心有怨而外与之交,是匿怨也。若朋友不善,情义自是当疏,但疏之以渐,若无大故,何必峻绝之?且积诚感其悟也,所谓亲者无失其为亲,故者无失其为故也。”

有人问:“与人结交朋友后,知他不是好人,想要和他绝交,又怕伤到感情,而不和他绝交,又像隐藏怨恨和他来往。”朱熹说:“这个不叫隐藏怨恨,心中暗藏怨恨而外表若无其事照样交往,才是隐藏怨恨。如果朋友有不好的地方,在情理上自当疏远,但疏远也要慢慢来,若无大事发生,又何必断然绝交?而且还要积累真诚来感动他,使他觉悟,所谓亲近他就是为了不失去他作为亲人的关系,老友感情延续不变就是为了不要失去他作为老朋友的关系。”

明王守仁阳明先生曰:“交友以谦下为主,相会时,须虚心逊志,亲敬涵容。大约箴规指摘处少,诚感奖劝意多。”

温节孝曰:“交友只取其长,不计其短。遇刚鲠人,耐他戾气;遇俊逸人,耐他罔气;遇朴厚人,耐他滞气;遇佻达人,耐他浮气。不特取益无量,亦是全交之道。”

明朝王阳明先生说:“结交朋友要谦下为主,见面时必须虚心谦让,亲和恭敬能包容。概括来说,对人要少用教训指责的口气说话,多用真诚褒奖鼓励的心意去感动人。”

温节孝先生说:“结交朋友,只取其长处,不要计较他的短处。遇到刚强直率的人,要能忍耐他暴戾的习气;遇到才智出众的人,要能忍耐他目空一切的习气;遇到朴实憨厚的人,要能忍耐他愚笨不灵活的习气;碰到轻薄放纵的人,要能忍耐他那种轻浮的习气。这样做,不但可获得很多好处,也是保全友谊的好方法。”

宋张千载,号一鹗,文山友也。文山贵时,屡辟不出;及文山败,还吉州,千载潜出见曰:“丞相往燕,千载亦往。”往即寓囚所——近侧,三年供养无缺。文山处决日,密藏其首于椟。访知夫人欧阳氏,在俘虏中,便火尸拾骨置囊中。并椟南行,付其家安葬。先一日,文山之子梦父曰:“吾从义甫归矣。”已而果至。后人称“生死交情,千载一鹗”,信哉!

沈仲化曰:“负死友之害义,比负生友为尤甚。今之交友者,自问能不生死易心否?”

宋朝张千载,又号一鹗(è),字毅甫,是文天祥的朋友。在文天祥富贵时,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避而不见;等到文天祥战败,被俘带回到吉州,张千载暗地里出来看他,说:“丞相要前往燕京(今北京——译者注),千载也一同前往。”一路上他都寄住囚房旁边,文山被俘三年期间供养食物从不短缺。文天祥被处决那天,他暗中将其首级藏在木盒里。又探知文天祥夫人欧阳氏死于俘虏群中,就将她尸体火化放在袋里,连同木盒一起带着往南走,送回文天祥家中安葬。在到家的前一天,文天祥的儿子梦见父亲说:“我跟从张千载一起回家了。”隔天果然就到了。所以后来的人称“生死交情,千载一鹗”,确实啊!

沈仲化先生说:“亏欠死去的朋友这种有违义理的事,比亏欠在世的朋友还要严重。现今交朋友的人,自己问问自己,能做到不因生死而变心吗?”

宋郭贽,初作赋有声,同学李勉忌而谤之,由是连上不遇。后贽先及第,再知贡举,而勉方以明经充选。诏下日,勉愧悔归。贽闻之,亟追还,遂得第。可见谤无损于人,只自罹刻薄耳。

宋朝郭贽开始作赋就很有名气,同学李勉因嫉妒他的才华而毁谤他,因此郭贽一直都没考中科举。后来郭贽先登科第,接着又考中贡生举人,而李勉才以明经被选上。放榜那天,李勉非常惭愧后悔,就先行回家。郭贽听到后,赶紧把他追回来,鼓励他继续考试,最后李勉也考中。由此可见,毁谤对别人无所损伤,只是让自己落得更刻薄罢了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huibian/10708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感应篇汇编太上感应篇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慢其先生,叛其所事

下一篇:虚诬诈伪,攻讦宗亲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