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离人骨肉,侵人所爱,助人为非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1176

离人骨肉,侵人所爱,助人为非(离散他人的骨肉,侵夺他人的所爱,帮助他人做坏事)

“离”有二义:一是追迫债欠,及吏役勒索,令人卖男鬻女;一是挟私搬挑,唆间参商。皆不仁之甚也!不知骨肉者,血属也,天性存之,天伦寓焉。故仁人见人之骨肉,贫困难存者,助以财力,使之安全;怨隙不和者,与之调化,使之敦好。此修真之要路也。

“离”有两种意思:一种是急于追讨债务,以及官吏仆役勒索财物使人卖儿卖女;另一种是心怀私怨搬弄是非,挑拨离间使人彼此对立。这些都极不仁道!殊不知骨肉之间有血缘关系,天性存于其间,人伦大道也寓于其中。所以有仁心的人看到人家的骨肉因贫困难以生存时,会用钱财帮助他,使他们获得安全;骨肉间有结怨不和的,就为他们协调化解,使他们能和睦相处。这是修行的重要方法。

宗传,闻邻妇与子女抱泣一夜。问之,则夫罹罪,自卖以赎者。公悚然,解橐周之,俾夫妻子母如初。时公艰于子,是年遂举子,今子孙蕃盛。

宗传听到邻妇和孩子整晚相拥而哭。第二天早晨,就问她是什么原因。原来因丈夫犯罪坐牢,这个妇人想要卖身替丈夫赎罪。宗传听后很震惊,于是解囊相助,使邻居夫妻儿女得以团聚。当时宗传一直苦于没儿子,当年居然生了儿子,他的子孙到现在还非常兴旺。

安庭柏,好离间,且有口才。虽至亲,一为所间,立生仇衅。李中甫兄弟相和,因庭柏挑之,而至争斗。蔡伦、张义,中表相善,以听信庭柏而绝交。其它不可枚举。后庭柏潦倒贫困,两颊生疮,喉舌溃烂,绝食叫号而死。

安庭柏喜欢挑拨离间,而且口才非常好。即便是至亲骨肉,一经他挑拨,彼此之间立刻意见不合产生仇恨。李中甫兄弟本来相处和睦,因为安庭柏从中挑拨而产生争斗。蔡伦和张义两个表兄弟原本非常要好,因听信安庭柏的话而绝交。其他的事情多得不胜枚举。后来安庭柏贫困潦倒,两颊生疮,喉咙舌头全都溃烂,无法进食,哭叫而死。

宋英宗即位,遇内侍少恩,多于太后前谗间,致两宫成隙。一日韩琦、欧阳修奏事帘前,太后呜咽流涕,具道所以。

琦曰:“此殆因病始然耳,病已,必不然。”盖是时,帝以惊疑得疾也。

修进曰:“太后事先帝数十年,仁德著于天下。昔温成之宠,太后处之裕如。今母子之间,反不能容耶?”

琦复曰:“太后无亲生儿女,皇帝少鞠宫中,皇后又是外甥,乃天安排此儿妇以遗太后,岂可不自爱惜?”后意稍和。

琦虑有变,乃危言动之曰:“臣等在外,不得见官家,内中保护,全在太后。若官家失照管,太后不得辞其责。”

后惊曰:“相公是何言,我心更切也。”同列闻者,莫不流汗。

他日琦独见帝,奏曰:“陛下即位,皆太后恩,不可不报,愿加意奉承,便是无事。”

帝曰:“谨奉教。”

后数日,琦复见帝。帝曰:“太后待我少恩。”

琦曰:“自古圣帝贤王,不为不多,独称舜为大孝,岂其余皆不孝哉?父母慈而子孝,此常事,不足道。惟不慈能孝,乃为可称。但恐陛下事之未至耳?父母岂有不慈者哉?”

帝大感悟。时朝廷多故,小人离间者百端,卒使两宫调和者,琦与诸贤之力也。

宋英宗即位后,对待宫中内侍恩典不够,所以他们常在太后面前挑拨,离间英宗母子感情,造成太后和皇帝不和。有一天韩琦(简介见前面)和欧阳修(简介见前面)到太后帘前奏报,太后突然痛哭流涕,将心中对皇帝不满都说了出来。

韩琦说:“这可能是因为皇上生病的关系,等皇上病好之后,就不会这样了。”原来当时皇上因为惊吓过度而生病。

欧阳修向太后进言说:“太后侍奉先帝数十年,您的仁德已显现于天下。以前温成备受先帝宠幸,太后都能处之泰然,与她和睦相处。如今太后和皇上母子之间,为何反而不能相容呢?”

韩琦再向太后说:“太后没有亲生儿女,皇上从小在宫中被太后抚养长大,而皇后又是太后的外甥女,这是上天特别安排给太后的儿媳啊,怎么能不自我爱惜呢?”太后听了之后,心情就稍微平和下来。

韩琦担心太后会再变心,就用危言来打动太后说:“老臣居在宫外,不能随时看到皇上,在宫廷内保护皇上,这全要靠太后。若是皇上失去照顾管教,太后就不能推卸责任。”

太后听了惊讶地说:“宰相您怎么会这么说呢?我爱护皇帝的心会更加恳切的。”当时在旁边听到这话的人,莫不为韩琦紧张得汗流浃背。

隔了几天,韩琦单独晋见皇上,奏言道:“陛下能登上皇位,全都是靠太后恩典,所以不可不回报,希望陛下能更用心侍奉太后,自然就会没事。”

皇帝说:“朕会接受你的教诲。”

又过了几天,韩琦再去晋见皇上。皇上说:“太后对我还是不好。”

韩琦说:“自古以来的圣帝贤王,不能算是不多,为何只称赞舜王大孝呢?难道其他的帝王都不孝顺吗?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,此乃常理,不足为道。惟有父母不慈,但儿女仍能尽孝,才值得称赞。只恐怕陛下还没做到尽孝吧?天下岂有对子女不慈爱的父母?”

皇帝听后大为感悟。当时朝廷发生很多事情,小人从中挑拨离间的事到处都是,但最后皇帝和太后能够和好,可是韩琦和多位贤臣的功劳。

人有所爱,如田地屋产、书籍玩好、器皿衣饰等类,必欲设计侵而夺之,其去劫盗几何哉?于铁樵曰:“物无美恶,爱者为珍。人侵我之所爱,我心如何?”鲁子晋曰:“此际若作我有所爱,被人侵夺想,不怕贪念不息也。”

人有喜爱的东西,如田地、房产、书籍、古玩、器皿、衣服、饰品等,若想尽办法侵夺,这跟盗贼劫匪有何差别?于铁樵先生说:“东西本无好坏差别,喜爱的人就会把它视为珍宝。别人若侵夺我喜爱的东西,我心里的感受如何呢?”鲁子晋先生说:“此时此刻,我若是想想我所爱的东西被别人侵夺,就不怕贪念不能熄灭。”

张该,有一宅宏壮,因缺用,典张俊千缗。俊心爱,欲侵绝之,乃厚遗牙侩,作绝契。后该窘求绝,出契示之,则绝契也。该洒泪祝天曰:“愿尔子孙亦复像我。”其后俊子孙,皆失音而死。

夫田宅身外之物耳,为侵欺故,乃以至爱之子孙偿之,抑何愚耶?好侵者戒之。

张该有一幢非常宽敞壮观的房子,因为缺钱用,就以一千串钱典当给张俊。张俊非常喜爱,想要将其占为己有,就给中介人一份厚礼,叫他伪造买断契约。后来张该生活困窘,想将房子卖给张俊,张俊出示契约,竟然是买断契约。张该哭着对天祷告说:“希望你的子孙也像我一样悲惨。”后来张俊的儿孙,都变成哑巴而死。

田地房屋乃身外之物,为将其据为己有而使用诡计,就等于用自己最爱的子孙去偿还这笔孽债,这是何等愚痴的行为?喜欢侵人所爱的人,要引以为戒。

“助人为非”,及成人之恶,不能导人于善皆是。佛言:“说法教化,名为法施,能令众生,听法闻道,以是因缘,得无量善报。”功过格曰:“教人为非,一事一过。事之大者,随事论过。积是恶因,得无量恶报。”愚谓导人于善,则人善皆为己善,而己善日纯;助人为恶,则人恶悉为己恶,而己恶日增。其善恶之归,悬如天壤;故祸福之应,判若云泥。人其知所弃从乎?

帮助他人做坏事,成就别人的恶事,以及不能引导他人向善,都在此范围内。佛说:“演说正法教化众生的做法叫作法施,法施能使众生听闻正道,可得无量福报。”《功过格》说:“教唆他人做坏事,一件事情一个过错。恶事较大的,就依事情轻重论过失。积累这种恶因,会得无量恶报。”我认为教人向善,则他人所做的善事,都等于是自己的善事,自己的善行就能日益精纯;如果助人为恶,则别人所做的坏事,也全都等于自己的恶事,那么自己的恶行就会与日俱增。最后善恶的结局,就有天壤之别,祸福的报应,也有天壤之别。大家知道何去何从了吗?

杨开,令丹阳,性暴横。杨询,为幕客,好揣人意,冀得其欢;明知其非,亦不敢忤;凡开所为,惟叹美而已。开一日盛暑中杖公吏,及囚系者四十余人,二死,询犹从而称快。夜梦神呵之曰:“助杨开之恶者,实汝也,应与同罪。”寻中恶疾而死。观此则今之为幕宾者,可以省矣。

杨开为丹阳(今江苏镇江市东南)县令,个性粗暴蛮横。杨询当他的幕僚,只迎合他的心意,希望得到他的赏识。他明知杨开犯错,也不敢当面违逆;凡是杨开所作所为,他只会赞美。杨开有一次在炎夏杖责官府中的小吏以及关在牢里的囚犯四十多人,有两人被打死,杨询还拍手称快。当晚杨询就梦见神明斥责他说:“帮助杨开作恶的人,其实就是你,你应该与他同罪。”不久杨询就得恶疾而死。看到这个故事,今天做幕僚的人应该好好反省,不可助人为非作歹!

苏州吾翁,家贫无业,游贵人门,每劝贵人作方便事。或遇性贪暴者,必多力善化之;见人为善,必奖励赞成之。善德极多,不可殚述。其子从周,少年登第,翁享上寿。

苏州吾姓老翁,家里很穷又没职业,他常到富贵人的家中,劝他们多行方便做善事。有时遇到个性贪婪粗暴的人,老翁也一定会想尽办法劝导感化他;看到别人做善事,必会奖励并表示赞成。他的善举非常多,无法尽述。他的儿子吾从周,少年时就考取功名,而吾老自己也享高寿。

普贤菩萨十大愿,一曰“随喜功德”,谓见人作诸功德,为之随喜赞扬也。经曰:“随喜之福,如一人卖香,一人买香,旁人染其香气。于彼二人,初无减少。”随喜功德之报如此,则助人为非者,可以反观矣。

普贤菩萨十大愿中,有一愿叫“随喜功德”,意思是看到别人做了各种功德,就要为他喜悦并赞叹表扬。佛经说:“随喜功德所得到的福报,就如同一个人在卖香,另一个人在买香,旁人都能感染其香气。对两位买卖香的人来说,香气并未减少。”随喜功德的果报就是如此殊胜,那么助人为恶的人,也可照此理反省了!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huibian/10734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感应篇汇编太上感应篇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耗人货财

下一篇:逞志作威,辱人求胜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