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康宝鉴

挫人所长,护己所短

shoukangbaojian2023-09-11185

挫人所长,护己所短(挫抑他人的长处,掩护自己的短处)

君子乐道人之善,不掩人之所长。正当涵育熏陶,使之造极臻妙,以尽其才;若挫抑之,令之气丧意沮,不得扩充,此忮心所致,险毒最甚。

君子乐于称道他人的善事,不会掩盖他人的长处。我们要多加涵育熏陶,使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,这样才能善尽其才;如果故意使他受挫折让他感到压抑,他就会丧失志气心灰意冷,不能继续发挥专长,这都是妒心所造成的,最为阴险毒辣。

宋穆修擅诗名,多游京洛,有题其诗于禁中壁间者。真宗一见赏叹,问为谁诗,且曰:“有文如此,公卿何不推荐?”丁谓挫之曰:“此人行不逮文。”由此上不复问。立心如此,所以死无其地也。吁!挫人者,但知掩彼之长,何不顾及丧己之德耶?

宋朝穆修擅长作诗,他常到京都洛阳游玩,有人将他的诗题在皇宫墙上。宋真宗见到后大为赞赏,就问是谁的诗作,并且说:“此人句写得如此好,为何公卿无人推荐他呢?”此时丁谓(宋朝大奸臣,见“虚诬诈伪,攻讦宗亲”一章有介绍)却故意贬抑他说:“此人品行比不上文章。”于是皇上就不再问了。丁谓居心如此狠毒,所以最后不得好死。唉!打压他人的人,只知道要掩盖他人的长处,却没考虑到这种行为会使自己丧失德行吗?

小人文过护非,不顾天理,彼固自谓得计矣,抑知天宪难逃乎?“护”,有多方掩饰,坚不肯露之意。人之有疾,亟须医治,讳疾忌医,不为一生之害者鲜矣。朱在庵曰:“护短不但一身,凡子孙家人门客,所作过恶,我不防检而养成之皆是。至于父训或严,母氏每欲避子之恶,掩护饰蔽,不使父知,亦护短之大病也。”

小人喜欢文过饰非,不依天理行事,他自以为得计,哪知道天律难逃?“护”,有多方掩饰、决不透露的意思。人有病痛,就应赶快医治,如果讳疾忌医,那么不成为一生祸患的实在少有。朱在庵先生说:“护短说得不只是自己,凡是子孙、家人或门客作恶而事先不给予约束,让他们养成坏习惯,这都算是护短。有的父亲管教儿女过于严格,而母亲怕儿女受罚,就为其掩饰过恶,不让父亲知道,这也是护短的典型案例。”

李叔卿为郡工曹,最廉谨。同僚孙容,阴媚小人也,恐李发其短,反嫉而毁之。李不能自明,郁疾死,妻悲愤投缳。未几,容为雷震死,胁下有字云:“护己之短,妄害善人。”

李叔卿担任郡工曹,他为人廉洁谨慎。他的同事孙容是个阴险善于谄媚的小人,他怕李叔卿揭发其缺失,就反过来毁谤他。李叔卿无法为自己澄清,就忧郁而死,他的妻子也因悲愤上吊自杀。不久,孙容被雷打死,他的胁下还有“护己之短,妄害善人”八个字。

明徐文贞公阶,督学浙中。有一秀才,文中结语云“颜苦孔之卓”,公批抹之曰“杜撰”,置四等。此生将领责,禀曰:“颜苦孔卓,出《扬子法言》,实非杜撰。”徐起立曰:“本道侥幸早,未尝学问,几误责子。”改置一等,一时服其雅量,后官至大学士。凡有福德人,定能含容,不护己短,观此可见。

学佛先除我相,论仁首言克己,皆破此“护”之一字也。

明朝文贞公徐阶,到浙江中部任督学。有位秀才在文章结尾处写了“颜苦孔之卓”几个字,徐公就把这五字涂掉,并在文上批了“杜撰”二字,把他成绩列为四等。这位秀才处罚前向徐公禀告说:“‘颜苦孔卓’这句话出自《扬子法言》,并非是我捏造的。”徐公听后立刻站起来对他说:“我只是侥幸比你早些取得功名,其实并没多大学问,差点犯下责罚你的严重错误。”于是将其文章改列一等,当时的人都很佩服徐公的雅量。后来徐公官当到大学士。凡有福德之人,必能包容一切,不会遮护自己的短处,从这件事中就可以明白这种道理。

学佛必先除去我相,儒家论仁首先要从克己谈起,这都是为了要破除“护”这个字。

分享到: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bj.cn/taishangganyingpianhuibian/10740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感应篇汇编太上感应篇因果故事传统文化

上一篇:沽买虚誉,包贮险心

下一篇:乘威迫胁,纵暴杀伤

相关文章

网友评论

微信号

skbjcn

添加微信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
扫一扫二维码
用手机访问